人教版历史和社会八年级上册:4.2.3民族和睦和对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docx

人教版历史和社会八年级上册:4.2.3民族和睦和对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朝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想先考一考大家:谁能够根据接下来的提示,猜出这是哪一个城市? 出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它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它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它是谁?——今天的西安,唐朝的长安。 【过渡】:历史上曾经有13个王朝定都于长安,唐朝也不例外。那么,大唐的长安城究竟是一番怎样的繁荣景象?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 师: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长安,透过长安城中的几则历史故事,一起探讨唐朝的民族和睦和对外交流,领略盛唐的魅力。 (二)新课教学 环节一、讲故事,明概况 一、来自高原的使者 师:公元640年,在唐朝长安城的大明宫里,有一位来自高原的使者,携带众多的黄珠宝,代表首领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求亲。唐朝阎立本所画《步辇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呈现图:《步辇图》 提问: 1、这是来自于哪个民族的使者?吐蕃在今天哪里? (出示:唐朝疆域图,学生回答) 师:当时在赞普松赞干布的领导下,统一吐蕃,建立起政权。出于对唐朝的仰慕,松赞干布派使者前来求亲。 2、被委以重任的使者是谁?图中哪一位是禄东赞?(追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3、面对吐蕃的请求,唐太宗是什么态度?图中能看出来吗?推测:唐太宗为什么同意吐蕃的和亲? 补充:唐朝疆域图 【过渡】:就这样,美丽的文成公主远离长安城,嫁入吐蕃,同时还带去了许多丰厚的嫁妆。 出示阅读卡: 问:1、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哪些陪嫁品?看阅读卡 2、文成公主入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从国家统一、民族关系、边疆开发角度思考) 【过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70多年后,又一批来自高原的使者来到长安城的大明宫,再次向唐朝提出和亲。 师问:这次远嫁吐蕃的又是谁?此后唐朝和吐蕃之间形成了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师:正如尺带珠丹写给唐玄宗的信里所说得那样,唐朝和吐蕃关系日益亲密,俨然和同为一家。 【过渡】:除吐蕃外,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也很密切。 材料呈现:问:唐朝如何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看唐朝疆域图课本P93.有什么特点。 【过渡】:正是由于唐朝中央与少数民族的和睦相处,使唐太宗赢得了少数民族的爱戴,被尊称为“天可汗”。 师:此后,唐朝的疆域一步步达到鼎盛时期。 出示:开元29年唐朝疆域 问:谁能来描述唐朝疆域的四至点? 学生:(东到大海,西达安西、葱岭等广大地区,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 师:看材料,比较唐太宗民族政策和汉武帝有什么不同。 师:当时的唐朝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而长安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有很多外国人前往长安,也有很多积极开放大唐人前往异域。 二、前往异域的高僧 【过渡】:同样在唐太宗时期,有一位高僧,从长安城出发,历尽千辛万苦,前往异域学习佛法。他是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书本P94,从路线(到达地方)、目的、贡献、西行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玄奘西行天竺有怎样的历史意义等角度介绍玄奘西行。 师:玄奘西行,开始于长安,最终回到长安,它见证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此后在唐玄宗时期,又有一位僧人也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异域,传播佛教。 【过渡】:现代诗人郭沫若曾经这样写道:(出示诗歌) 问:大家能从中获得哪些有关于鉴真的信息?(目的?品质?贡献?影响?) 师: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播佛教,而且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成为中外交往中的一段佳话。 问:鉴真和玄奘同样远赴异域传播佛教,两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一个学习佛法,一个传播佛法 师:唐朝作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共同体现了唐朝怎样的对外态度?(开放、交流) 追逐梦想的使团 师:正是这种开放与交流,深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团,他们不远千里,跋山涉水,纷纷来到长安城学习、贸易。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日本遣唐使。 出示:图片和材料 问:遣唐使想要追逐怎样的梦想?(可追问: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师:事实上,遣唐使回国后,仿照唐朝进行改革,发展日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此后,日本文化中深深的渗透着中华文明尤其是唐代文明的印记。 那么除此之外,大唐还与哪些国家有着往来呢?结合图片,学生思考回答。 师: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流传至今(各国华人聚居地区,习惯上被称为唐人街) 环节二、看史料,析原因 【过渡】:是什么原因促使唐朝形成民族和睦、对外友好交流的空前盛况呢? 合作探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探究唐朝民族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提示从国力、交通、统治政策等角度思考) (材料呈现): 答案:原因:1、开明、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2、国家安定统一?、政治制度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