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护微生物-呼吸道病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概念 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据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 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80-1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核衣壳为螺旋对称。 分片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有包膜 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 流感病毒的结构 流感病毒的内部结构 核衣壳 病毒分片段的RNA,结合有核 蛋白(NP)以及与复制和转录 有关的三种依赖RNA的RNA多 聚酶蛋白。呈螺旋对称。 基质蛋白(M蛋白) 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 原性稳定,也具有型特异性。 外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 血凝素(HA) 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 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 表面 神经氨酸酶(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 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 聚合成群。 流感病毒的增殖 病毒侵入 遗传物质的释放 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的装配 出芽 2.分型与变异 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从禽类鉴定出15个HA亚型(Hl-Hl5),9个NA亚型(Nl-N9)。在人群中流行的有Hl、H2、H3和 Nl、N2。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变异 最易发生变异的是甲型流感病毒。 变异的物质基础是HA和NA,两者变异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小变异引起小流行,大变异引起大流行。 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有两种形式: 抗原漂移 抗原转换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与流行 抗原漂移 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变 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3.抵抗力 弱,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发热、畏寒、出汗、鼻塞、咽痛、咳嗽、头痛、厌食、肌肉酸痛、乏力。 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天和早春季节。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受到感染。 免疫性 同型同亚型有1-2年免疫力,对亚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体液免疫:免疫物质为sIgA及抗体(IgG 、IgM) 细胞免疫:CD4+Th1、CD8+Tc (三)防治原则 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播散迅速,在易感人群中易形成大流行,故做好预防是必要的。 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如剧院、宿舍应常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常用乳酸,无乳酸时用食醋亦可。 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和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但因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及时掌握变异动态及选育毒株使制成的疫苗抗原性与流行株相同或近似极为重要。 应该接种流感疫苗人群 年龄大于50岁的老人 有慢性心脏和肺部疾病的患者 有哮喘病和肾脏疾病的儿童 糖尿病人 有免疫系统疾病的病人如癌症、爱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及接受了类固醇、化疗和放疗的患者 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6个月-18岁的儿童 医护工作者 家庭佣人 (三)防治原则 药物治疗:盐酸金刚烷胺、干扰素滴鼻 中药:金银花、板兰根、大青叶等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有一定效果。 二、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光,结膜炎、鼻炎、咳嗽是三个主要的前驱症状。 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麻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免疫 包膜刺突为H蛋白和F蛋白 免疫力牢固,抗H抗体和抗F抗体可抵御再感染 恢复期主要为细胞免疫 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 麻疹病毒的传播 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 急性期患者为传染源 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传播 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 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10-12天 体温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喷嚏及泪眼,症状持续3-5天 体温突然升高(达到40-40.5C),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随后出现红色班丘疹,从耳部开始,2-3天后遍及全身 4天后消退,脱屑 柯氏斑 麻疹的并发症 呼吸道最为常见:如肺炎、肺结核 消化道:腹泻、阑尾炎或盲肠炎 营养失调 神经中枢系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文档评论(0)

liyu04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