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发展简史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北洋政府创办民用航空 二、民用航线的开辟 (三)首次进行航空通邮 1921年7月1 日,北京-济南航线正式通航。 北京南苑机场举行京沪通航典礼 “舒雁号”16:45-19:40 携带邮件4袋、包裹4件 (同行的还有中、英、美、日等国记者) ——中国的首次航空通邮 第二节 北洋政府创办民用航空 二、民用航线的开辟 (三)首次进行航空通邮 此时:北京-济南——航空邮件,济南-上海——火车接递 航线开通时,北京、济南、上海邮局均使用了纪念邮戳, 上刻“由中国创设航空邮班开幕第一次所发之班运寄”。 单日:16:00-18:30,北京-济南 双日:10:00-12:30,济南-北京 3架飞机分别放在北京、天津、济南三地,接力飞行,但正式运行了仅仅10天,因经费困难停航 第二节 北洋政府创办民用航空 二、民用航线的开辟 筹办航空事宜处提出的5条航线,最终只有京沪线的北京-天津段和北京-济南段先后投入运营,其他线路在北洋政府时期都没有被开通。 第二节 北洋政府创办民用航空 二、民用航线的开辟 (四)开办北京-北戴河暑假旅游等飞行业务 1921-1924年的每年夏季 目的:为在北戴河避暑的政府官员及外国驻京使馆人员服务。 1921-8-11,首次由北京飞往北戴河, 15日由北戴河返回北京 日程:每周五由北京飞入北戴河,星期六、日在北戴河进行参观海滨和长城风景区的游览飞行,星期一由北戴河返回北京。 航空署公告: (一)本署去年夏季举办京戴飞航,颇承各界欢迎,兹届夏令,仍行赓续举办。北京北戴河间临时飞航,搭载旅客运送贵重货品及邮件。(二)北京北戴河间,临时飞航自阳历八月四日开始,以三个月为限。(三)北京北戴河间,临时飞航,每星期五下午三时由北京飞往北戴河;每星期一日上午由北戴河飞往北京。(四)北京航空站在南苑,北戴河航空站在赤土山后。(五)搭客票价每次单程票,(即由北京至北戴河或由北戴河至北京)收费洋四十元。往复,(即由北京至北戴河或由北戴河至北京往复飞行)收费洋七十元。(六)售票地点,北京在南苑航空站及六国饭店内、美国转运公司,北戴河在赤土山后之航空站。(七)飞机用英国最新式维梅商用飞机,可容 客二十人。飞航员经验丰富,欧战时曾著战功者。(八)搭客每人只能带三十磅以内之手提行李一件。其体积须不妨他人乘坐。(九)各种邮件(信函及包裹)均由地邮局代递,各种贵重品,即由北京及北戴河航空站专收递。(十)各种邮件,应在普通邮票外加贴航空邮票,其资例由邮局另行广告。(十一)贵重货品,每件最重不得过十公斤(约合十六华市斤半)。寄费可向收递处询之。(十二)搭客乘坐飞机,至在开行二点钏以前,向上列各售票处购票,以便核计人数,编列号次。开航时,搭客即按照票注号数,依次入座。(十三)搭 客由京赴南苑航站,后由南苑航站进城,均有美国转运公司之汽车,专备送迎,车费由客自备。(十四)如因天气 良,或他关保不能飞航时,票价仍可退还。(十五)北京或北戴河平地空中游览一次,收费洋十五元。其他特别飞航,可径向航空署航运厅,或北戴河航空站、或美国转运公司接洽云云。 第二节 北洋政府创办民用航空 二、民用航线的开辟 (四)开办北京-北戴河暑假旅游等飞行业务 邮局配合这条航线的开辟,办理航空邮政业务。 1922-8-7,天津邮务局公布了航空邮递的收费办法: 凡欲随该飞航班寄递之邮件,除纳普通邮资外,并加纳左列航空特别邮资用飞航邮票粘贴。……信函每重二十公分(格兰姆)一毛五分;明信片,单一毛五分,双三毛;他件每重十公分(格兰姆)一毛五分;包裹重至一公斤(基罗)六毛,每续一公斤三毛,重至十公斤为止。 第一节 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回顾 三、从我国飞行事业的发轫到孙中山“航空救国” (二)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 重视航空人才的使用和奖励 1.杨仙逸:任广东革命政府航空局局长兼飞机制造厂厂长。 1923年7月,乐士文号试飞,孙中山与宋庆龄亲临现场。 宋庆龄与试飞员黄光锐一起试飞。 第一节 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回顾 三、从我国飞行事业的发轫到孙中山“航空救国” (二)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 重视航空人才的使用和奖励 2.1924年,在广州大沙头机场开办了航空学校。 中国最早培养航空人才的摇篮。 3.《十年国防计划》 62个要点中,涉及航空、飞机制造、人才培养的9项。 (二十)各地军港、要塞、炮台、航空港之新建计划。 (二十三)发展航空建设计划。 (三十四)举行全国国防总集员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