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衣的生境与分布: 大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 要求新鲜空气, 因此,在人烟稠密, 特别是工业城市附近, 见不到地衣。地衣一般生长很慢, 数年内才长几厘米。地衣能忍受长期干旱, 干旱时休眠, 雨后恢复生长, 因此,可以生在峭壁、岩石、树皮上或沙漠地上。地衣耐寒性很强, 因此, 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 其他植物不能生存, 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 常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 1、壳状地衣: 地衣体是彩色深浅多种多样的壳状物, 菌丝与基质紧密相连接, 有的还生假根伸入基质中, 很难剥离。壳状地衣约占全部地衣的80%。 2、叶状地衣: 地衣体呈叶片状, 四周有瓣状裂片, 常由叶片下部生出一些假根或脐, 附着于基质上, 易与基质剥离。 3枝状地衣: 地衣体树枝状, 直立或下垂, 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 如直立地上的石蕊属(Cladonia)、石花属(Ramalina)、悬垂分枝生于云冷杉树枝上的松萝属(Usnea)。 (二)、地衣的构造 叶状地衣的横切面构造, 可分为上皮层(菌丝)、藻孢层(藻胞)、髓层和下皮层(混合)。 有的地衣藻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地分布, 无单独的藻胞层,构成同层地衣。 同层地衣 上皮层 髓层 下皮层 叶状地衣一般为异层地衣; 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 也有异层地衣。壳状地衣多无下皮层, 髓层与基质直接相连。 枝状地衣为异层地衣, 内部构造呈辐射式, 外皮层致密, 藻层很薄, 包围中轴型的髓层, 如松萝科, 或髓部中空的, 如石蕊属。 四 地衣的分类 地衣植物约有25000种,一般分为3个纲: (一)子囊衣纲—真菌为子囊菌。(占99%) (二)担子衣纲—真菌为担子菌。 (三)半知衣纲—真菌为子囊菌某些属。未见它们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是一种无性地衣。 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1、植物的开路先锋 2、食用或作饲料 3、药用 4、提取工业原料 5、有的种类影响树木的生长。 【药用植物】 松萝(节松萝、破茎松萝) Usnea diffracta Vain. 菘萝科。全草能止咳平喘, 活血通络, 清热解毒。含有菘萝酸、环萝酸、地衣聚糖。菘萝酸有抗菌作用。在西南地区常作“海风藤”入药。 长松萝(老君须) U. longissima Ach. 功用同上种。 粗皮松萝 U. montis-fuji Mot. 功用同上种。 雪茶(地茶)Thamnolia vermicularis (Sw.) Ach. ex Schaer. 地茶科。全草能清热解毒, 平肝降压, 养心明目。 雪地茶T. subuloformis (Ehrh.) W. Culb.功用同雪茶。 石耳Umbilicaria esculenta (Miyoshi) Minks 石耳科。全草可供食用;含有石耳酸、茶渍衣酸, 能清热解毒, 止咳祛痰, 利尿。 * * 一 地衣的通性 二 地衣的形态和构造 三 地衣的繁殖 四 地衣的分类 五 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 其经济价值 第三章 地衣 (Lichens) 一 地衣的通性 1、多年生。 为真菌和藻类组合 的复合有机体。 (菌类主要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 个别是半知菌。 藻类多为蓝藻和绿藻)。 2、喜光,耐旱,耐寒,耐贫瘠; 要求新鲜空气。 3、生长缓慢。 二 地衣的形态和结构 (一)、地衣的形态 1、壳状地衣: 2、叶状地衣: 3、枝状地衣: 上皮层 藻胞层 髓 层 下皮层 异层地衣 1、同层地衣 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分布 猫耳衣 2、异层地衣 藻细胞积聚一层称藻胞层 梅衣 藻胞层 髓 层 上皮层 下皮层 三、地衣的繁殖 (一)、 营养繁殖:最普通的繁殖方式 断裂,小裂片,粉芽,珊瑚芽等 (二)、有性生殖: 与真菌相同: 子囊菌产生子囊孢子,担子菌产生担孢子,孢子落在藻细胞上,萌发出菌丝,发育成新的地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