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08年,北岩以32万英镑接管了《泰晤士报》以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该报起死回生。 北岩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 更新设备,添置打印机、印刷机,从印刷工人手中接过报纸设计和版面编排工作,着手改革。 出版特刊,特刊中大量刊登广告 对称职的记者编辑给予丰厚待遇 一战爆发后,《泰晤士报》销量达到31.8万份,是该报创刊以来的最高纪录 战争中,该报向重要战场派战地记者,报道军事新闻、评论,每月初还出版两幅军事地图,并附开战以来的大事记 20世纪30年代与《纽约时报》齐名,二战之前已经落后于《纽约时报》。此后多有起伏。 4.阿斯特家族时期?(1922-1966) 1922年,约翰·雅各·阿斯特从北岩报团手中收购了《泰晤士报》。 30年代是《泰晤士报》发展史上极不光彩的一段时期,因为该报秉承“绥靖政策”,公然纵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活动。其时,《泰晤士报》的主编乔治·杰弗里·道森和英国首相张伯伦结成政治同盟,公然支持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5.罗伊·汤姆森时期?(1966-1981)? 1966年,阿斯特家族将《泰晤士报》出售给来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也正是在这一年,《泰晤士报》开始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在此之前,《泰晤士报》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广告,对象为英国的富人阶级)。这时的《泰晤士报》已经不堪重负。 汤姆森旗下的《泰晤士报》面临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而改革的每一步又意味着员工的裁减,罢工事件不断。1978年《泰晤士报》由于职工连续11个月的罢工,使得他无力承受而转手来自澳大利亚的报团业主特默多克。 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伯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泰晤士报》。1986年1月25日夜间,默氏将他的新闻集团一举迁出几百年来伦敦报业最集中舰队街,开始在新式印刷厂印刷报纸 6.《泰晤士报》的第三次巅峰时期 默多克 默多克堪称传媒界奇人,他从澳大利亚办一份小报起家,逐步成为澳大利亚著名报业主,它控制着澳大利亚三分之二的报纸。1969年进入英国创业,先后买下了《太阳报》(英国发行量最大、以第三页裸女而闻名的通俗报纸 )、 《世界新闻》、《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及其附属的三种周报和《利物浦邮报》等三十多家地方报纸,还有广播电视台,组成了新闻集团,成为目前世界上由个人控制的最大的媒介集团,个人财产已超过110亿美元。 1981年5月,默多克接手《泰晤士报》,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编辑上,力求新颖,寻找严肃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平衡,总体风格进一步软化。 内容上,扩大报道范围。在重视言论和独家新闻的前提下,增加社会、文娱、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经营上采用降价、赞助公益活动等商业手段。 管理方面,任用人才注重年轻化和国际化 。 《泰晤士报》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竞争手段上,传统风格变化不大,政治性报道的数量并未减少。 《泰晤士报》风格特征 《泰晤士报》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的宗旨,但纵观其200多年的历史,可见该报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保守的,在历史上历次重大国内及国际事务上支持英国政府的观点。 《泰晤士报》每天40版左右,版面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化艺术、书评,一是商业、金融、体育、广播电视和娱乐。报道风格一贯标榜独立,实际上是大资产阶级的舆论工具,业务上消息灵通,报道严肃,报道内容也很详尽,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也重视言论。其读者群主要包括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 英《泰晤士报》改版成“小报” 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有216年历史的英国老牌报纸《泰晤士报》正式“瘦身”,除了周日出版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保留大开本外,其他时间全部以“小报”形式出版。此举激起了西方传媒业的强烈反响,评论认为,在“大报”与“小报”的版式之争中,“小报”又下一城。 改版后的《泰晤士报》(左)开本比英国另一家著名报纸《卫报》(右)小了一半 “世界上最丑的狗” 它叫山姆,曾经在加利福尼亚的世界丑狗大赛上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上最丑的狗”——2005年《泰晤士报》评出的世界最佳图片 巴控克什米尔地震中幸存的儿童 第二章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英国独立报刊的出现和《泰晤士报》 一、独立报刊的出现 二、《泰晤士报》的创办 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基本完成 大机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变革也带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重大变化,对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产力发展对报业的影响 印刷机的使用 报纸大量复制 交通、通讯技术的改善 报纸发行范围扩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信息的需求量加大 结果:报刊的种类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