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普通用户的编号 2.SIP用户的编号 3.地址转换与ENUM 8.5.3 软交换相关问题 1.地址分配问题 2.NAT穿越问题 3.安全性问题 (1)SIP安全性问题。 (2)RTP安全性问题。 (3)代码和脚本攻击。 4.业务能力问题 8.6 软交换的组网应用 ? 目前,国内外许多电信运营商都部署了商用的软交换网络,其技术也日趋成熟。 ? 从发展情况看,运营商在建设软交换网络时一般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长途网的优化改造,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长途软交换网,用于分流长途语音业务,并逐步将长途业务转向软交换网; 第二步是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替代和新建本地网的功能,软交换的本地网应用已经成为新兴运营商竞争市场和传统运营商替换老化设备和进行网络扩容的重要手段; 第三步是利用软交换技术提供新型增值业务。 ? 由于各运营商基础网络和运营策略的不同,软交换网络建设的具体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 下面分别介绍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网中的典型应用。 8.6.1 软交换在固定网中的应用 1.基于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改造 图8-13 基于软交换汇接局的固网智能化组网结构 2.基于软交换的端局组网应用 图8-14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端局组网结构 8.6.2 软交换在移动网中的应用 1.移动软交换在长途网中的应用 图8-15 基于软交换的移动长途汇接网组网结构 2.移动软交换在本地网中的应用 图8-16 基于软交换的移动本地网组网结构 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和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国际上主要有IETF的SIP协议和Parlay组织制定的Parlay API规范,从这个角度来看,又可以把应用服务器分为SIP应用服务器和Parlay应用服务器两类,前者与软交换之间采用SIP协议进行交互,而后者则将Parlay API作为与软交换之间的接口。 SIP应用服务器 SIP应用服务器提供的业务开发接口 IETF针对SIP应用的开发人员提供了两类业务开发技术。 一类是针对可信度较高用户的SIP CGI和SIP Servlets,并制定了SIP CGI和SIP Servlet API规范。这两种技术功能较强,但使用不当会给应用服务器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另一类是针对可信度较低普通用户的CPL(Call Processing Language)语言,它是由IETF的IPTEL工作组制定的一种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脚本语言,主要用来描述和控制个人化的Internet电话业务(包括呼叫策略路由、呼叫筛选、呼叫日志等业务),处理能力较弱,从而能够保证由普通用户编写的CPL业务逻辑不会对应用服务器造成破坏。 基于Parlay的应用服务器 Parlay应用服务器提供的业务开发接口 Parlay应用服务器可以提供不同抽象层次的业务开发接口,以便不同能力、不同类型的业务开发者开发丰富多样的业务。例如,可以提供基于CORBA的Parlay API接口、基于JAIN SPA标准的Java API接口、基于JavaBeans的接口、基于XML、CPL、VoiceXML的接口等。这些接口的抽象层次逐渐增高,但接口的能力也逐渐降低,业务开发者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开发接口。 The Service Provision and Creation of a NGN 组件间的接口 组件间的接口如下: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用于传输媒体网关和媒体服务器间的媒体流。 SIP-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启动协议,用于应用服务器和软交换间的通信,使得软交换可将需要增值业务的呼叫发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增值业务处理。 应用服务器和软交换间用SIP协议进行通信,而SIP是用于创建,修改和终止呼叫的应用层控制(信令)协议,这样,使得应用服务器可以涉入呼叫的控制方面,但不能对媒体资源作出控制,而媒体服务器则可提供这方面的功能,让媒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相配合,就可让应用服务器处理呼叫的信令方面(SIP),而媒体服务器负责处理媒体流(RTP),这样就可支持那些需要控制媒体流的业务,如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即互动式语音应答) ﹑会议﹑传真﹑媒体混合等。当然,如果业务不需要对媒体的控制功能,如编号转换﹑转发﹑路由相关业务等,那么这些业务仅用应用服务器就能支持。另外,由于媒体网关具备媒体服务器的一部分或所有的功能,随着SIP协议的进一步扩展,应用服务器则可以通过软交换从媒体网关那里获得一些媒体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八上unit 6 课文原文语法填空+练习 教师版.docx VIP
- 中国历史地理2014 第三讲空谷足音.pdf VIP
- 中国历史地理第四讲 江河之变2 .pdf VIP
-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第三讲 古代交通第三讲3.ppt VIP
- GZSMARTS_2—2018智慧园区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2018 14页.pdf VIP
- 2016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常考题(四).pdf VIP
- 压力检测仪表校验 BT200手持操作器组态设置(化工仪表检验课件).pptx
- 老旧小区改造知识课件.pptx
- 裂纹愈合热障涂层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VIP
- 运筹学教程第五版胡运权课后习题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