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图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1: 第一组价格 P2: 第二组价格 C(QT) = QT 的全部成本= Q1 + Q2 = P1Q1 + P2Q2 - C(QT) 类似可以求出,从第二组消费者所在的市场上: MR2 = MC MR1 = MR2 = MC 界定相对价格 定价: 为需求弹性低的组别 采用更高的价格 为什么垄断竞争企业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由于独家提供自己品牌的产品。 产品存在替代品,但不是完全替代。 品牌忠诚度的问题。 有垄断势力。 在完全竞争、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在选择产量和价格时不必考虑对手的反应 在寡头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在选择产量和价格时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寡头垄断市场均衡 定义均衡:所有厂商都作出最好的选择,他们能够但没有动力去改变产量或价格 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 古诺模型 斯塔克伯格模型 勃特兰模型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R(q) 和 C(q) 产量在 0- q0之间时: C(q) R(q) 利润为负值 FC + VC R(q) MR MC 增加产量将增加利润 产量水平在 q0 - q*之间时 R(q) C(q) MR MC 随着产量增加,利润在增加 利润处于上升阶段 产量超过 q*: R(q) C(q) MC MR 利润下降 观察结果: 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是由于要素边际报酬递减造成的。 较高的价格可以补偿厂商额外的产出支付的较高的成本,同时也增加厂商的总利润,因为这一价格适用于厂商生产的全部产出。 当产品价格发生变动,厂商会改变产量水平,以便使生产的边际成本与价格保持相等。 生产者剩余 是所有生产单位的边际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差额的总和。 进入与退出 短期中的正利润刺激厂商在长期中增加产量并获得利润. 利润的存在会吸引其他生产者进入该行业. 随着更多的生产者进入,行业供给曲线右移,产量增加,价格下降. 长期竞争均衡的条件: 1) MC = MR 2) P = LAC 厂商没有进入或退出的动力 经济利润为 0 3) 均衡的市场价格满足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即使存在经济租,长期利润仍为零 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城市中,某一 个球队有权出售大量门票 ,直至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球队经济利润等于零。 对具有某种固定投入的球队,如某一位置优势,其生产成本 [($10 –(LAC = 7.2)]*1.3 即为这支球队固定投入 (位置) 对应的经济租。 长期的竞争市场上,一个厂商的生产者剩余由它的稀缺的投入要素带来的经济租构成。 如果考虑投入品的机会成本(经济租)的话,表现为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该线的价格等于产出的长期最小平均成本.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观察: 总损失等于面积 B + C. 剩余的总变化 = (A - B) + (-A - C) = -B - C 无谓的损失是价格控制造成的“低效率”或者说是生产者损失的剩余超过消费者增加的剩余 。 税收负担(或补贴的收益)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摊。 我们将研究从量税,即对每销售一单位商品征收一定的金额的税收。 征税后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1) 销售量和 Pb(购买价格)必须在需求曲线上: QD = QD(Pb ) 2) 销售量和 PS (销售价格)必须在供给曲线上: QS = QS(PS ) 3) QD = QS 4) Pb - PS = 税金 注意:需求弹性为负数。 补贴后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1) 销售量和 Pb(购买价格)必须在需求曲线上: QD = QD(Pb ) 2) 销售量和 PS (销售价格)必须在供给曲线上: QS = QS(PS ) 3) QD = QS 4) PS - Pb = 补贴 补贴的收益取决于Ed /ES 如果这个比率很小,表明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大多数收益增加到消费者身上 如果这个比率很大,表明需求弹性相对较大,生产者获得大多数收益 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也是平均收益曲线。P=AR=R/q. 作为唯一的生产者,垄断者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决定产量和价格。 观察结果 1) 为了增加销售量价格必须降低 MR P=AR 2) 完全竞争时, 销售量变化不能改变价格 MR = P=AR 垄断者的生产决定 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决定于MR = MC 垄断定价与完全竞争定价的比较: 需求越有弹性,价格就越接近边际成本. 如果 Ed 是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数, 价格近似于边际成本。 垄断者可以在相同的价格下提供不同数量的产出 垄断者可以在不同的价格下提供相同数量的产出 需求的移动(变化)通

文档评论(0)

189****2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