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生物技术应用和材料生物技术应用.ppt

能源生物技术应用和材料生物技术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仿生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应具备感知、处理和驱动三个基本要素。它将高技术的传感器、执行元件与传统材料结合起来,赋予材料新的性能,使无生命的材料具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属性。如变色玻璃、形状记忆合金、增韧氧化锆陶瓷、正温度系数热敏陶瓷等。 仿生智能材料在航空、舰艇、建筑、机器人、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如有人研制出一种“自愈”纤维,这种纤维可感知混凝土中的裂纹和腐蚀并自动将其修复。 组织工程提供了器官及组织再建的一种真实的可能性。 例如用组织工程的方法研制出一种可产生皮肤的合成材料,表层由硅酮组成,可防止液体流失,底层由软骨素磷酸和胶原蛋白组成,可诱导血管和结缔组织向内生长。将该材料植于患处,三周后在该合成材料上出现了一层薄的表皮。 又如利用组织工程设计研制出的具有和组织相同活性系数的生物弹性材料可以作为防止粘连的屏障,代替和包容组织中的细胞和连接物。 用生物技术制造新型材料的发展前景 用生物技术与化学合成方法相结合,可以得到一些单纯用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无法得到的或用化学合成制造成本过高的新材料,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如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光学活性、压电性、导电性和材料的高稳定性等。 这些新材料的研究开发,需要材料、高分子、化学、医学、电子、物理、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和化学工程领域的专家相互合作,甚至需要工业界的参与,才能产生效果,得到真正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我国目前开展这种对新材料的开发展开的多学科的协同研究还很少。 清华大学在“九五”期间,对生物材料聚羟基脂肪酸PHA的微生物合成、发酵生产、高分子性能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做了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很好尝试:由生物、化工、材料、化学和高分子学科组成的攻关队伍经过五年的努力,开发成功了工业化生产新型PHA─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的共聚物PHBHHx的技术,并发现了PHBHHx具有比聚羟基丁酸PHB和聚乳酸PLA更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应用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新材料的开发,需要开发的终端,特别是工业界提出对材料的要求,材料领域和高分子合成领域设计材料的分子结构。 针对一些无法用化学合成的高分子结构,比如以苯环衍生物为单体的高聚物和一些手性单体高聚物,可以组成包括微生物领域、分子生物学领域和发酵工程领域的专家在内的联合攻关队伍,对最终的产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最终得到所需的材料。 思考题 名词: 微生物电池 、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材料 生物材料分为哪3种? 二、生物燃料电池 微生物电池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作为物理电极活性物质,引起原物理电极的电极电位偏移,增加电位差,从而获得电能的装置。 按生物燃料电池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 产物生物燃料电池 是利用微生物体发酵并分泌出具有电极活性的代谢产物(例如H2)来构成不同的电极电位,并提供电能。 去极化生物燃料电池 是利用分别固定在电极上的微生物、酶、组织、细胞及抗体等生物组分,参与电化学反应并提供的电压和电能。 再生生物燃料电池 是利用生物组分可将原有的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再生,这些再生的化合物再与电极反应相互作用并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 产物生物燃料电池 11972年,Allen等利用大肠杆菌能产生氢的生理特性,构建了氢氧(空气)型电池。 他们把大肠杆菌导入电池的阴极室中,反应温度为37℃,结果获得电压0.7V。电流密度4~7μA/cm2。 把能产生氢的微生物固定在含酒精工厂废水(2kg)的反应器中,使菌体利用废水的碳源进行发酵并连续产氢,随后把氢输送到氢氧燃料电池中。 美国宇航局曾为了解决宇航飞船中宇航员排泄物的处理问题,采用芽孢杆菌处理尿,使尿酸分解而生成尿素。然后用尿素酶分解尿素成氨,氨能使铂电极产生电流。粗估22g尿液能获得47W的电能。 用100g分子重量的椰子汁作产气单胞菌发酵的原料并产生甲酸的代谢产物,其产物可产生10mA的电流,相应的电流可使半导体晶体管收音机连续工作2天时间。 2、去极化生物燃料电池 酶、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材料固定化技术是构建去极化生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性步骤之一。 采用固定化技术把微生物固定到电极上,可获得较长反复使用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及利用固定化维持菌体燃料生产达到高水平,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 把能产氢的大肠杆菌菌体与丙烯酰胺溶液混合并在铂黑电极上聚合,作为阳极,碳电极为阴极。这种方式的微生物电池能获得较稳定的电流。据报道,该电池能在两星期内连续提供1.0~1.2mA的电流。 利用微生物、酶及组织等生物材料均能制作出各种类型的电池。 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能较低,持续时间短,大多数研究报导都是处于实验阶段,离实用阶段差距较远; 生物燃料电池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可喜的电能。 5.6 生物材料 生物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