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目标;文言文的概念;《考试说明》对“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所作的具体阐释 ;文言文学法指导 ;归纳和积累; 高中文言文;文言文知识纲要;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
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①音同形似。
例:“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②音近形似。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③音同形异。
例: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通以,意思是以后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③音同形异。
例: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通以,意思是以后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④音近形异。
例: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词义扩大:
例:”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今泛指一切江河.
词义缩小:
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今义指一般的肚子饿。
词义转移:
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牲畜,是名词现在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
;词义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表示出身低微,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义指品质恶劣。
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
如:“率妻子邑人来些绝境”
“绝境”古义指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
如: 又安敢毒焉
(怨恨)
呼嘘毒疠
(有毒的)
赋敛之毒
(毒害) ;①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如:
屏障中抚尺一下。
(下:名作动,敲,打)
②名词活用作状语。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来形容动词运,名作状,用箕畚。)
③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作名,善良诚实的人) ;④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如:
得而腊之以为饵。
(腊,原指干肉,名词,这里是使……成干肉)
⑤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宾语)认为……
齐威王欲将孙膑。(将,原是名词,这里应为以……作将军)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 ,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做陪衬。
例: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远近”只有“远”的意思 ;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存亡”只有“亡”的意思。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只有“异”的意义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原则: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
例: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
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
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
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
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
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
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有些虚词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能谤讥于市朝;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 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例:投诸渤海之尾
王尝语暴以好乐,有诸?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中国能建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能建电规总院招聘(北京)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年产200吨聚烯烃催化剂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 上海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docx VIP
- 血细胞形态识别培训课件终版.ppt VIP
- (一模)吉林市2025-202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电子教案.pdf
- 工程勘测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PDF VIP
- 2.2开通抖音直播《直播营销》教学课件.pptx VIP
- 综合实践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