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今天是我终身最难忘的日子,四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7年的8月5日,那年我十八岁,我和全国的同龄人一样,同时进入了一所免考大学,农业大学,同时进入了一片天地,广阔天地,我们同有一个响亮的名称,叫知识青年.这个响亮的名字已载入了历史史册…… 四十年前的今天,记得那天艳阳高照,阳光灿烂,当时气氛非常热闹,我们一共十四人,在一片噼里啪啦、锣鼓喧天的热闹中,由镇领导派来的专门人员,用一辆解放牌货车护送我们到目的地,当然欢送我们的还有亲朋好友.我们下乡的地方叫狭江公社岩塘冲大队,就这样我们离开父母,离开城市,离开生我养我们的地方,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其实我们也是最后一批下乡知青. 我们一行十四人到了目的地后,人员指标全部分配到了生产队,我被分在第六生产队,吃、住、劳动全部在农场里,我下乡的那个大队有一个总场两个分场,十四人分别分在三个场里,我被分配在总场,我们住的地方是知青办专门为知青们修建的,以当时下乡的条件来说还算可以,我们总场有两排房子,一排是住宿,一排是厨房和会议室,说是会议室,其实就是每天记工分的地方,另有一个养猪场和一个酿酒坊,还有一个蓝球场,这算是我离开父母的第一个新家.我们在农场比那些插队落户的要好,首先不用每天自己做饭,农场有专门做饭的,我们只管修理好地球就行了,晚饭后大家都会到屋外两排房子中间的大坪场,聚在一起吹、拉、唱,欣赏乡村宁静夜空,拟驱散一天的疲劳. 下乡只有两年,虽说很短,可那里留下了我们年青的足迹和美好的青春年华,还有我们辛勤的汗水,更是我们人生的转接点,但是这两年的经历,使我们终生受益. 知青岁月不堪回首,我们经历的坎坷太多,我们每个下乡的都有自己经历过的故事,我们曾是一个大家庭,一个锅子吃饭,一起共过甘苦,有个患难,尽管那段生活谁也不想留恋,谁也不愿意回忆,可我们的患难之情永远值得怀念.可以说我们是当之无愧最亲密的特殊群体.下乡的第一年国家给我们每人每月补发45斤大米和12元人民币,还算过得去,过了一年以后什么都得靠自己辛勤劳动换来,当时农村的条件普遍不好,青黄不接的日子经常发生,这个时候我们这个特殊群体都是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显得特别可亲可贵可爱…… 四十年前,我们曾经是那么年轻,我们曾经是那么朝气蓬勃,又是那么豪情万丈, 当时的口号是扎根农村一辈子,没想到两年我们就招工了,除了回城的之外(因为78年底大返城),我在我那批下乡中算是第一个招工回城的,那是1979年的6月,我20岁,因我是顶母亲的职招工回城的,在我还没办完全办好招工手续时,接着和我一起下乡的也陆续招工了,招工的条件是父母亲的单位,父母没单位的暂时招不了工,只能继续留在农村,就这样我们陆续从农村回城了…… 四十年过去了,从离开知青点那刻起,我们就再也没聚过,三十周年的时候想回到知青点聚聚,当时我和另外一个下乡的姐妹,提前去了知青点看看,一到那看到的是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我们曾经生活过的点点滴滴,住的房子、养猪场、还有酒坊和球场,都成了一片水果园,所以聚会的念头打消了….. 今天是四十周年我们还是没有聚会的热闹场面,四十年的变化是人不可预计的,好多事好多人,不随人愿,就算聚会,有些人已经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了,这辈子再也无法相聚,只能祝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总之种种原因无法相聚纪念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 时间过得真快,都过去四十年了,所有一切历历在目,象电影似的一遍一遍回放着,就好像是昨天,四十年前的今天我们都还是十七、八岁的黄毛丫头和小伙子,那时懵懂天真,热忱奔放,,而今已是满头白发,相继都已步入花甲之年,时间真是把无情刀,人生没有三个四十年,珍惜现在拥的一切,开心过好每一天,衷心祝愿我的知青战友,每个人都过得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