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区–人建构医学人文、伦理和社会课程与教学发展计画.pptVIP

认识社区–人建构医学人文、伦理和社会课程与教学发展计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社區健康總體營造: 人文關懷行動的實踐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院院長 賴春生 教授 96-11-17 何謂社區 Individual Group:a number of people which are together in one place at one time Commune:a group of people who live or work together Community:all the people who live in a particular area or place and interact 社區的實質內涵:有一定的區域範圍、有某種類似背景的人民、有某種互動(communication)的關係 何謂社區營造 (Community Empowerment) 地區居民從生活的角度,為了提升自主能力,以改善生活環境,透過各種參與和學習等實踐方式,進行地域治理。 何謂社區總體營造 引用自日本社區發展工作所新創的詞句 1994年10月首度出現於台灣,文建會向立法院所提的施政報告 陳其南教授說:「社區總體營造是要營造出一個新社區、新社會和新人種,在這個『造人』的工程中,是依賴社區公民和知識份子的互相學習、自我學習和自我改造。在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中,是要建立一個體系化的社區學習社會和學習共同體。」 社區健康總體營造: 人文關懷行動的實踐 什麼是總體營造之目標:健康 人的關懷 文化的關懷 強調總體性、整合性、系統性,依據公共化及人性化的原則,實踐社區健康的推展與落實,以營造新的人、新的社會和新的生活價值觀;是一項永續經營的活動。 互為一體的健康概念 健康生活社區化 健康的社區 人:身、心、靈 事:社區意識與文化 地:環境生態 物:社區經濟、社區資源 食、衣、住、行、育、樂 From Health to Wellness 從身體的健康到身心靈的健康。 從不要生病到生氣蓬勃的活著。 (負面思考) (正面思考) 從長壽至上的長壽社會到生氣蓬勃的健康長壽社會。 從狹義的人體(human being)健康到廣義的社區健康 (well being),追求QOL (Quality of Life) 主觀的健康感 並非單純的無病狀態 實際感受生命,生活的意義,生活清爽即健康。 影響健康的因素 遺傳的生物特性:20 % 環 境 生 態:20 % 醫 療 照 護:10 % 生 活 型 態:50 % ( life style ) 美國Wellness Life的五S運動 Sugar Salt Snack Smoking Sitting 從工業文明的社會到 返樸歸真的健康社會 加速資本主義 政治腐蝕 後現代主義 生態惡化 工業社會 人 聚落 社區 健康社會 覺察提升 概念釐清 實踐 犬儒主義 消之於無形 抗拒 成人學習 社會改造 惡性循環 健康促進的概念 健康是權利 保健是義務 健康生涯規劃 健康行為 支持健康的環境 塑造健康的文化 渥太華憲章 Ottawa Charter (1986) 健康的先決條件 健康 和平 遮蔽(居住) 教育 食物 收入 生態系統 長久的資源 社會公平正義 WHO與健康促進 ( I ) Alma-Ata宣言 (1978):           基層健康照顧;民眾責任及社區參與;  家庭醫師-健康管理者。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 Ottawa 憲章 (1986):            「專業主宰」到「社區充權」;社會階層、   性別、種族(健康促進行動綱領)。 Adelaide 建言 (1988):           「健康生態環境」和「健康的平等」;     支持性環境。 WHO與健康促進 ( II ) Sundsvall建言(1991):             永續發展、健康城市、福利與環境 Jakarta 宣言(1997) increase community capacity; consolidate and expand partnerships for heal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exico (2000) Strengthening the “science and art” of health promotion.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skills and action for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