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水利农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0 水利农机 第一节 水利 我镇地处湖州市东部平原,每遇洪涝,西部山区的水奔涌东下,形成灾害。历史上人们“集土障水,垒石档蛟”建筑防洪堤埂以抗御洪水。多以民间自发修筑为主,官府兴办极少。解放后,1949年和1954年二年大水。特别是1954年,当时许多圩堤淹没,到处一片汪洋。一些外塘田普遍渗漏,俗称“蓑衣漏”,昼排夜满。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农民互助合作,扶弱帮困,日夜车水排涝,抢时间插秧。“六月初三(农历)种早田”就是这一年的实情。大水过后的这年冬天,政府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建设。修复损毁塘岸,加固加高圩堤,挖泥夯土改善渗漏土层。 在机电排灌以前,不管旱水大水都靠人力车水排灌。农谚云:“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缩脚干还是脱手沉”。后面一句的意思是插秧以后拔脚就干,比插秧以后立即(脱手)沉在水里还不好,所以一种田就得车水(也称踏车)。车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农活,水车(也称龙骨车)也是农家的一件大型农具。一般一只圩头里田亩最多的人家就得置有水车,(也有几家合置一部水车的)称管车头,什么时候车旱水,什么时候车大水,那一只圩头先车,那一只圩头迟车,抽谁家的人出工车水,都由管车头的人说了算。管车头的人有一本车工簿,谁家出了工就记在车工簿上,到年终按田亩结算扯平。车水根据水位落差情况定人数,水位平时,二人一班,水位落差大时,三人一班,二班轮流,记转数换班,息人不停车。一般上午踏1200转,下午踏1800转。解放前只有长港塍地主丁氏有1台铁牛牌柴油机带动水车,1949年新华村购买1台大隆牌3匹马力柴油机带动水车。1954年新兴村购进12匹马力柴油机,以后柴油机逐年增加。1958练管理区在李家石桥、长港管理区在九里桥最早建起了二只机埠,当时没有通电,李家石桥机埠配了一台20匹马力柴油机。1959年11月吴兴县推广南浔公社鼓楼港灌区建设电力排灌与渠网化经验,各地开挖干、支、毛三级渠道。当时因单纯考虑节省土地,大多渠道沿地边、埂边开挖,弯弯曲曲,宽窄不等,排灌不畅。1962年5月新安江电进入练市地区,许多大队分灌区建起了机埠。但是当时没有经验,都是大灌区格局,把大批河港兜浜打坝拦在里面成了“内港”,排灌能力又不配套,碰到洪水突如其来,无法达到及时排灌的目的。而且打坝以后,农船无法进出,在当时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船运的情况下,带来了许多麻烦。以后逐步增加机埠,缩小灌区,建造闸水门,开通内港,提高排灌能力。 1953年5月浙江省航运公司开辟杭申乙线以后,1958年12月运输线路全部从甲线(甲线:杭州~石门~嘉兴~上海)改为乙线(杭州~新市~练市~乌镇~苏州)。由于苏杭班、乌杭班等大型客轮卷起的巨浪惊涛拍岸,加上运输船队昼夜不息的往返交汇,两岸河滩严重损毁,1965年—1966年,在杭申乙线(运河)的沿河两岸开始抛石护岸,经济上实行民办公助,上面拨一点钱,农民出一点工,在练市、荃仁、洪塘损毁最严重的地段抛了一部分石头护岸。 1970年开始“农业学大寨”,大搞土地平整。搬埂并圩,填土改田。当时大队劳动力集到一个地方,人挑肩扛,人声鼎沸,往来不绝,挑灯夜战,场面十分壮观。运河沿岸的大队都把大多数工程放在加固加高大包围上,1974—1975形成高潮,使水利条件得于改善,抗洪能力得于加强。1983年前后,砌石护岸改成浆砌块石,把河滩削成斜坡,砌上石块再用水泥嵌缝。但是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上面每年下达的任务很少,进展缓慢。 1983年包产到户后,一段时间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缺失,农民只种自家田,对集体公共事业不再关心,干部的指挥力下降。当时群众中有个顺口溜:“包产到户不靠你(指干部),袋里有钱不怕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拿起筷子吃肉,放下饭碗骂娘”。所以渠道的开挖和机埠维修等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有人惊呼,机埠象亭子,渠道象笛子(千疮百孔),集体经济变垫资。 1988年砌石护岸改成混合式,即砌好石头以后,外面再加15公分一层混泥土,用震荡器震荡加密,每年水利部门下达的砌石护岸任务数量也逐步增多。 1989年开始,村级小圩区做三面光渠道。即先按规定大小做好渠道,再用缩小五公分的模板放在上面,中间灌入水泥,插入震荡器震密实。利用三年时间,到1992年止,基本完成了小圩区三面光渠道的改造任务。 1997年开始土地平整工作。土地整理是我们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个重要决策,是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大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制定的一项农惠农政策。土地整理,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