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治疗总论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一、补虚泻实 扶助正气,祛除邪气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证 补法 (运用针刺补法、选择和配伍穴位) 气虚下陷 灸治 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实证 泻法 (运用针刺泻法、选择和配伍穴位) 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 三棱针点刺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属本经自病。 按本经循经取穴 平补平泻 二、清热温寒 热性病证 “清”法 寒性病证 “温”法 1、热则疾之 热性病证 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 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 如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浅刺疾出 2、寒则留之 寒性病证 深刺而久留针 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 气(寒邪在里);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寒邪在表、留 于经络),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 三、治病求本 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1、急则治标 当标病处于紧急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 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 缓解病人的急迫症状,为治疗本病创造有利的条件。 2、缓则治本 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 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3、标本同治 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我们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 四、三因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 时辰)、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 疗方法。 1、因时制宜 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 一定意义,因为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2、因地制宜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 也有所区别,治疗应有差异。 3、因人制宜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的不同特点而制定适宜 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 针灸治疗作用 一、疏通经络 针灸的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 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常常表现为疼痛、麻 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 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 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调和阴阳 针灸的调和阴阳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 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三、扶正祛邪 针灸的扶正祛邪作用就是可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 第三节 针灸处方 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 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 一、穴位的选择 (一)选穴原则 1、近部选穴 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 2、远部选穴 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 取穴位 3、辨证对症选穴 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 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 (二)配穴方法 1、按经脉配穴法 ⑴ 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 ⑵ 表里经配穴法 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 ⑶ 同名经配穴法 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 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 2、按部位配穴法 ⑴ 上下配穴法 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 ⑵ 前后配穴法 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 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 在《内经》中称“偶刺” ⑶ 左右配穴法 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 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 二、刺灸法的选择 1、疗法的选择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组织知识清单.docx VIP
- DB44_T 2647-2025 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安全使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24年注会《战略背诵口诀表》.pdf VIP
-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详细讲解.docx
- 曲线积分与曲线积分.doc VIP
- 梅毒螺旋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参考】.doc VIP
- 2025年云南大理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第二批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机构设置运作机制和流程.doc VIP
- 中国红磷阻燃剂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云南大理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第二批招聘3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