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估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质量评估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解析:诸项罪名均把矛头指向威胁皇权的种种现象,实际上是加强皇权。 答案:A 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皇权的不断加强 解析:依据材料中有效信息“三公坐而论道”“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得跪着说话”,可知在君权和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得到不断加强。 答案:D 3.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不满的一句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解析: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民贵君轻”的言论不利于其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D 4.某历史著作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文中的“制度”是明朝的。 答案:C 5.“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的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让群臣监督皇帝 B.精简政府机构 C.加强君主专制 D.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 解析:“不许立丞相”就是明朝的废丞相,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C 6.“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此文反映的是(  ) A.进士科成为取士的重要手段 B.书院注重封建伦理观念的培养 C.八股取士导致读书人的愚昧 D.清初文字狱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强调的是八股取士的弊端,从材料中的“两目瞪然视,舌木不能对”明显看出。 答案:C 7.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冲击 D.民主思想的影响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重商政策和拜金主义,导致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A 8.(2009北京朝阳一模,10)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下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苏杭地区 A.太湖地区的小麦产量始终居全国之首 B.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白银集聚地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解析: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图中所反映的恰恰是这一现象。 答案:C 9.一位中国古代的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 A.北宋  B.元朝 C.唐朝  D.明朝 解析:农民穿着棉袄说明棉花的种植相当普遍了,棉花的普遍种植是在明朝;“吃着烤熟的甘薯”也说明他生活在明朝,因为甘薯是明代从外国引进的;《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10.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明后期,瓦剌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 ②明朝中期,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 ③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④雍正帝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识记和综合分析的能力。首

文档评论(0)

33777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