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风土文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省名由来 八闽简介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开元21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南宋设有1府5州2军,故又称“八闽”。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词源》的说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 语言 特色建筑 土楼的布局 土楼分类 土楼特点 舞蹈 民俗舞蹈 戏曲舞蹈 祭祀舞蹈 特产 旅游景点 有对未来平安与幸福的企望(如《祈福舞》);也有对历史生活、婚丧喜庆、生产劳动精彩的重绘(如《栽竹舞》、《丰收乐》、《敬酒舞》等)。 福建的舞蹈与戏曲如一枝连体共生的莲藕,花开并蒂,香飘万里,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   福建各戏曲剧种中许多精彩的舞蹈表演,大多取自民间舞蹈,经过反复加工、提高、磨合而成为剧中的组成部分;同时,戏曲中有不少舞蹈,反过来又被民间艺人专业舞蹈工作者所珍视,被吸收以充实民间的舞蹈,全盘引进,独立成章。这些舞蹈品种活跃在戏曲、歌舞舞台和民间舞蹈中,带动了其他节目的发展与提高。    福建地区与戏曲关系密切且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节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彩球舞   原名《彩球弄》,流传于泉州、晋江、南安等地。原为民间舞蹈,后为戏曲所吸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业舞蹈工作者又从戏曲中把它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舞蹈作品演出。现在的《彩球舞》因此被归入戏曲舞蹈之中。 二、拍胸舞 又名“打七响”,流传于泉州、晋江、南安、同安、厦门、漳州等地。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间舞蹈,后被梨园戏所吸收,用在《郑元和》一剧中,表现郑元和千金散尽,被鸨母赶出妓院,无以为生沦为乞丐,并在街上与乞丐为伍卖唱,乞丐跳着“拍胸舞”,向过往行人乞讨施舍。 三、钱鼓舞   又名《钱鼓弄》,流传于泉州、南安、同安、厦门一带。   《钱鼓舞》原为梨园戏《昭君出塞》中表现群众欢送昭君“和番”的一场歌舞场面。表演者为3男3女:男的手执钱鼓、羊角、钱棍;女的手拿四宝、酒杯、双铃。“四宝”即4块竹板,握在手中,运用 腕的力量,令其撞击出清脆 悦耳的声响。 福建古时宗教祭祀舞蹈,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民间设醮追亡,或还愿做好事的一种法事仪式,主事者分别为和尚、道士或巫师;一类是民间请所信仰的“神”、“佛”出巡时,举行的系列娱神舞蹈活动;一类是家祭,为不忘先祖创业之艰辛,于春节或特定节庆期间,在家庭内进行祭奠仪式的舞蹈,参加者均为家庭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 一部分宗教舞蹈经改造后,保留其原有优美的舞姿、独特的风格,成为新的民间舞蹈。另一部分则未经改造,基本保留其原始风貌,供文化研究参考,或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 铁观音,福建安溪人发明于1725-1735年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 福建地处东海之滨,属于中国华东地区或华南地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 语言 特色建筑 舞蹈 特产 旅游景点 福建以其高度多元的文化著称。这里长期居住着汉、畲两个主要民族,在福建汉族内部还分化为许多族群,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福建的畲族使用畲语,在经历了同汉族长期的共存之后,许多畲民都能说当地汉族所使用的语言。福建汉族主要由河洛人和客家人组成,此外在西北部与江西交界的地区居住着以赣语为母语的人口,在东北部与浙江相邻的地区居住着少量以吴语(吴方言)为母语的人口。 六个主要方言区的分布 闽东方言分布于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宁州,明代的福州、福宁二府;又大体按这两个府分为南北两片。南片是闽江下游流域,以福州音为代表;北片是交溪流域,以旧府城福安音较有代表性。 闽南方言分布在唐代中期后的泉州、漳州,明朝泉州、漳州等;清朝的兴泉永道,下辖泉州府五县、兴化府莆田、仙游两县和永春州(永春、大田、德化),汀漳龙道除去客家县外的漳州各县大部分和龙岩州,南北两片不同 口音正好分布在晋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分别以明清的泉州、漳州两个府城的口音为代表,闽南方言北部口音以泉州府城音为代表。闽南方言南片口音以漳州的芗城音为代表,西片口音里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