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新版.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 说三顾茅庐罗贯中新课导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近五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第二十三课 三顾茅庐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 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语言。?2、学习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 技巧,把握人物形象。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 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相关文 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 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知识链接《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演义小说是小说体裁之一,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开始出现这个名称。演义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 知识链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背景资料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本课记叙的便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诸葛草庐:公元1987年重建的仿汉建筑,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此作《隆中对》。 题目解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题目中读出了哪些信息?主要人物:刘备 主要内容: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大业。 《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重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检查预习字音字形拜谒(yè) 今番(fān) 叱(chì)侥幸(jiǎo) 岂可相强(qiǎnɡ) 纶巾(ɡuān) 鹤氅(chǎnɡ) 汉室末胄(zhòu) 愧赧(nǎn)谬(miù) 倾颓(tuí)吴会(kuài)沔水(miǎn) 殆(dài) 民殷(yīn) 存恤(xù)箪食壶浆(dān)鄙贱(bǐ)检查预习词语释义怠慢:拜谒:愧赧:鄙贱:存恤:纶巾:思贤如渴:如雷贯耳:经世奇才:箪食壶浆:顿开茅塞:冷淡;表示招待不周到。拜访谒见。因羞惭而脸红。指卑微下贱的人。爱惜,体恤。古代用青丝做成的头巾。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大。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用箪盛饭,用过盛浆。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整体感知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草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阐述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拜诸葛亮为军师。整体感知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因为汉室衰败了,而董卓、曹操等人夺取了国家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又苦于自己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只好请人称“卧龙”的诸葛孔明相助,帮助自己完成大业。整体感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段落大意。写三顾茅庐之前,关张持有不同态度,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前往。一( ):二( ):三(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