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府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 1、政府的定义: ①广义: government 区别于司法、立法机关 ②狭义: administration 指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机关 2、政府的四个层次: ①中央政府及组成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的各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③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单位; 例如:教育、卫生、铁道、电信、电办 ④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口银行、中国发展银行) 二、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 1、联系: 公共经济学是政府经济学的前身,政府经济学是建立在公共经济学的基础上。 2、区别: (1)研究对象范围不同 ①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②而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 )理论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①公共经济学注重对公共物品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的分析; ②而政府经济学注重对公共物品的制约条件的分析。 (3)学科性质定位有区别 ①尽管两者在许多知识原理有重叠和相同的方面,但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是经济 学; ②政府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它的学科定位是公共管理学。 第二章 政府介入经济的理由 一、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 1、 资源配置 2、 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 3、 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现代经济学以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 动力结构作为划分标准,把经济体制归纳为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三种类型。 自然经济:以自然和习俗、传统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①决策结构:一切基本问题都是由家长参照习俗和个人经验来作出决策。 ②信息结构:由祖传的或经验的代际传承。 ③动力结构:自给自足 概括:它是一种低风险的,与落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进步十分缓 慢。 计划经济:是一种以政府的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 ①决策结构: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最高行政当局。 ②信息结构:经济信息纵向传输。 ③动力结构:以行政奖惩和精神激励为主要动力机制。 优点:它有利于集中资源,实现较为简单的经济政治目标。 缺点:存在不可克服的经济矛盾和利益矛盾。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来配置市场资源的经济体制。 ①经济结构:经济决策权是分散于为数纵多的,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手中。 ②信息结构:经济信息是横向传输。 ③动力结构:以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为激励机制。 二、市场机制的作用 1、市场机制:构成市场的价格、供求以及竞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的机制。 2、市场均衡:民粹主义(精英主义)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利益博弈的平台。 3、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1)市场失灵的含义:是指由于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型缺陷和外部条件缺失引起的市场 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2 )主要表现: ①外部性的存在降低市场效率; ②不完全信息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③垄断破坏竞争; ④公共物品失灵; ⑤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平; ⑥合成谬误导致经济波动。 (3 )外部性: ①广义的外部性:一个人的思想或言行或客观存在的事物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的影 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②狭义的外部性: 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 利益,对他人产生了额外的成本或收益,但并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