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与写作.docVIP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与写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鉴赏 树人学校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9-10 题。(6 分) 鄂州南楼书事① 宋代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②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释〕①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 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②芰(jì):菱角。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句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细读全诗,再结合背景,赏析“清风明月无人管”一句。(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2分) 10. 借景抒情(或视觉触觉结合,或拟人,托物言志)写清风和明月没有人去管自由自在,表现作者流连陶醉于山水间,自在逍遥自适。(3分) 梅岭中学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第 9 题。(6 分) 题农父庐舍 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①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②。 【注】①沟塍(chéng):田埂和田间的水沟。②闭关:闭门谢客。 9.(1)“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与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试作赏析。(3 分) ▲ ▲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内容,并揣摩作者在这首诗中寄予的情怀。(3 分) ▲ 9. ⑴绿字形容词作动词(1 分),精炼传神,描绘出在不知不觉中春风悄然而至(1 分),带给漫山遍野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1 分)。 ⑵内容:这首诗描述了农家春耕时节忙碌的生活(1 分),情感:隐含了诗人对宁静闲适、与世无争的生活向往(2 分)。 邗江区 (二)阅读《好事近·湖上雨晴时》,完成第9题。(6分) 好事近 湖上雨晴时 = 1 \* GB3 ① 苏轼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 = 2 \* GB3 ②初没。朱槛③俯窥寒鉴④,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坠白纶巾⑤,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注】①该词为词人泛舟西湖时所作,此时作者受朝中当权者排挤,外调任杭州太守。②篙:撑船的竹篙。③槛:船上的栏杆。④鉴:镜子,这里指湖水。⑤纶巾:一种头巾。 (1)“溪风漾流月”一句中“漾”字用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3分) ▲ (2)结合词作说说这首词流露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3分) ▲ (二)阅读《好事近·湖上雨晴时》,完成第9题。(6分) 9.(1)(3分)“漾”微微动荡之意,照应上阙“寒鉴”,写出了景物的变化(1分);化静为动(动静结合)(1分),表现了月色的动态美(1分)。 (2)(3分)“湖上雨晴”,欣赏美景的愉悦;“照衰颜华发”,年华易逝,事业难就(贬谪外放)的感伤;“任烟波飘兀”,随缘自适的洒脱旷达。(结合诗词,答到其中一点得1分,两点即可得3分) 江都区 (二)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本诗是作者遭弹劾后罢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9.(1)全词主要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结合有关语句说说。(2分) ▲ (2)古人素以秋愁为一体,辛弃疾却说“却道天凉好个秋”,请说说该句中蕴含的感情。(4分)

文档评论(0)

V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