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解析《围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6 2103年4月复旦讲稿: 赵一凡解析 钱锺书《围城》 初版《围城》与当年作者像 开场白:这是一篇22年前的旧稿,曾在《读书》杂志1990年11、12期连载发表。这也是一篇祝寿文字:老寿星是当年80岁的钱锺书。钱师生于1910年11月21日。他的夫人杨绛,比他略晚1年,生于1911年7月17日,今年102岁了。 为何我要写《围城》的书评?只因钱先生八十寿辰,政府要替老人隆重做寿,可他自己不答应,于是双方僵住了。 那时我在外文所工作,遂以学生身份,提出要写2篇讲解《围城》的文章,以帮助电视观众,了解小说中的众多典故与隐喻:这也是导演黄蜀芹(黄佐临之女)的愿望。 1990年11月21日晚,北京城里银装素裹,寒风劲吹。下班时,几百万市民或骑车,或乘公交,赶回家看电视。原来央视一套,当晚开播电视连续剧《围城》。老百姓看得开心,却不知那日恰是钱锺书的生日。 《围城》各式版本 黄蜀芹 钱师88岁去世,迄今15年,我也62岁了。谢谢葛兆光教授,邀我来复旦讲学。讲什么呢?我想再讲一次《围城》。这本书固然好看,却不好懂:其中的典故和隐喻,实在太多了。当年我是怎样解读此书的? 说实话,我是从追索典故开始,一路破解隐喻与讽喻。我的评论发表后,观众并不买账。面对各式追问,杨绛先生委婉说明:围城即是一种两难境地,外头的人急着进去,里面的人闹着出来。她还说:天下大事小事,男女情感纠葛,莫过于此。 《围城》与《管锥编》,都是以管窥天、以锥测地。换言之,它们的主题看似渺小,一无政治倾向,实则包孕丰富,以小见大,心比天高呢。其中的Motif(主题),小至世俗婚恋,傻小子找媳妇;大则关乎现代化、中国改革,就看您怎么读啦! 当年我看电视剧,兴味盎然,尤喜其中的隐喻掌故。一如《围城》英译本毛国权导言指出:此书是学者小说(Scholarly Novel),它专对中国社会的某一类人物,作特殊的描摹分析。因此,《围城》难进难出,堪比一座学术迷宫:那里头层峦迭嶂、径幽路险,颇似中国古书《山海经》。 单单方鸿渐父子的起名用典,就让我遍搜《周易》、《楚辞》与《左传》。又如赵辛楣与唐晓芙的名字,双双来自《楚辞·九歌》。其中《湘夫人》一节唱道:“桂栋兮兰燎,辛夷楣兮药房”。此处辛楣,指香草作户楣,寓高贵堂正之意。 赵按:屈原《离骚》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香草。作为清香剂与祛病药,香草寓意丰富:它由贵族门户的自然象征,逐渐演变成了古代士大夫的代称。 屈原 史兰牙饰演唐晓芙 《九歌·湘君》又唱:采薜荔兮水中,察芙蓉兮木末。这一句唱的是满腹诗书的古代书生,他好高骛远,尽爱干傻事:这小子下河去寻旱地薜荔,爬树为摘水生芙蓉,原本是一种徒劳追求,所谓固不得矣! 何谓晓芙?即一株含苞欲放的初日芙蓉。它是美人代称,又含强烈讽喻:即美人羞花闭月,倾城倾国,却与追求她的傻小子无缘!依据此典,鸿渐与辛楣都爱晓芙,可他俩均与美人擦肩而过。晓芙一旦离去,再无音信,连梦也不托一个。真残忍啊! 美人香草,合成了小说的核心隐喻。《围城》开篇,就引申屈原,大讲哲学,很严肃哦!可在多数读者眼中,《围城》只写世俗言情。他们不知道:这是作者在抗战中“兵罅偷生,聊作忧患之书”。 有人指责钱锺书,说他蜗居上海租界,不问政治。其实钱师写《围城》,与屈原流放汨罗,多有相通处。请看他的悲伤诗句:长歌当哭,蚌病成珠。戚戚之极,变为浩浩。 回头看香草美人,即辛楣鸿渐双双追求唐晓芙。钱锺书为何要拿屈原珍爱的理想,来讲一个滑稽求偶段子呢?此事须得从头说起。我们已知,屈原热爱香草美人,又为此懊悔不迭,最终死在了他所追求的崇高人品、美好理想上。回顾如下: 屈原本是楚武王之后,一度官至楚国三闾大父。身为士大夫与浪漫诗人,屈原代表古代的理想主义者:即人品高洁,忠君爱国,居安思危。像他这样的高贵文人,自是《楚辞》中的香草。香草又与恶草相对,象征政治斗争中的善恶双方。 战国末期,秦国崛起,逐一吞并北方小国,如韩、赵、魏。眼见暴秦磨刀霍霍,觊觎中原,剩下几个大国,如齐、鲁、楚国,无不胆战心惊,竭力自保。屈原效忠楚怀王,主张举贤任能,联齐抗秦。不料怀王昏聩,朝廷腐败,佞臣结党营私:他们巴结秦国,贸然与之结盟,致使怀王囚死于秦地。 残酷斗争中,屈原蒙冤革职,又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楚襄王即位后,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理想破灭,悲愤不已,投汨罗江而死。 赵按:屈大夫死得冤!让我不解的是:他老人家写《楚辞》时,惯以夫妇之名,比喻君臣关系,哀婉缠绵,如泣如诉,活像一个被主公抛弃的美人,或曰“弃妇”。 这一奇特身份(Identity),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