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新课试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夕阳无限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东边日出西边雨 夕阳 ,表示一种感慨,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范仲淹词《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搂 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说木叶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王褒《渡河北》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诵读全文,理清层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段:说明 “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三部分 7段:作出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1、划出文章中引用的诗句 2、高声朗读一遍 3、从这些诗句中发现了什么? 速度课文 讨论: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说说下列意象的区别 1.树—木 2.树叶—木叶 3.落木—落叶 4.落木—木叶 树 木 满树的叶子 浓荫 水分很充足 浓绿 木板.木料 树干 落叶 秋天 微黄 干燥 碧绿,鲜活生机 黄色,干燥具体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曹植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吴均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树叶:“树”与“叶”形象十分一致,不排斥,不能带来秋的肃杀气息。 黄叶:满树黄色,叶子还长在树上,缺少飘零之感。 木叶:“木”能够带来落叶的衰败微黄与死寂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的悲凉气息和衰败飘零之感。 落叶:给人的感觉是湿润的,含有水分绿色未退尽之感。 落木:在于“木”能够展示衰败干燥和微黄沉暮的姿态,让人联想到疏朗肃杀的清秋气息。 木叶:具有典型的清秋性格;兼有“木”的微黄与干燥和“叶”的绵密,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体。 落木:比“木叶”更空阔,连“叶”所保留下的一点点绵密生机之意都洗尽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启发: 1.要注意诗歌的炼字。 2.要注意诗歌中的“一字之差,相隔千里。”的效果 3.要注意诗歌中意象背后的暗示性。 高洁的君子 当屈原受到楚王误解和冷落之时,他就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用碧绿的荷叶制成上衣,用粉红的荷花缝成下裳: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遍体鲜艳,华美芬芳。 燕 侯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爱情的美好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