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苯丙氨酸的合成技术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第3期9月出版 食品工程 FOODENGINEERING 9 L一苯丙氨酸的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ProgressofsynthetictechniquefOrL—phenylalanine 李冰’ (太原工业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太原030008) LIBing* (Department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 摘要重点介绍了卜苯丙氨酸的应用及国内外 L_苯丙氨酸主要合成技术,讨论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针对我国生产企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和苦味。卜苯丙氨酸的熔点为283℃一284℃(分 解)。L_苯丙氨酸的旋光度为一35,水中的溶解度 为29.69/L(25℃),微溶于醇,不溶于乙醚。最早由schulze于1879年从羽扇豆幼苗中发现和分离,后来Fischer于20世纪初从动物性蛋白质中成功分离得到。 关键词卜苯丙氨酸;氨基酸;阿斯巴甜;发 酵;化学合成;相转移催化;基因工程 Abstract Theapplicationandmainsynthetictechnique are ofL-phenylalanine introduced.andthe advantage 1卜苯丙氨酸的应用 1.1 anddisadvantageofdifferentdiscussed.aimingatthein synthetictechniquearealsoadvantageandexistingproblems our L?苯丙氨酸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I广—苯丙氨酸是人体自身所不能合成的且必需 manufacturingenterprisesin country,thesuggest- ionsandtheprospectforthefuturehavebeenputforward.keywords L-phenylalanine;amino 的八种氨基酸之一,他一直是临床医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成分。复合氨基酸输液国内近几年发展很快,已由单纯营养型发展到治疗型,用于肝、肺、脑、肾、婴儿生长不良,代血浆和癌症的辅助治疗等。 1.2 acid;aspartame; fermentation;chemicalsynthesis;phasetransfercataly-sis;geneengineering L-苯丙氨酸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L一苯丙氨酸是人体所需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苯丙氨酸的分子量为165.19,化学结构式为: CHzCHCOOH 卜苯丙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功 能性食品的氨基酸方面,补充了人体所需,同时与 糖类起氨基一羧基反应,可改善烘烤食品香味。近 几年更多地用来作为合成新型保健品甜味剂阿斯巴甜的重要原料,阿斯巴甜也称天冬甜素,国内称蛋白糖,是一种优良的低热量甜味剂。甜味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200倍,由于他具备了安全、美味、高甜度三大优点,而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最优秀的甜味剂,已成为目前国际市场上的主导甜味剂。每生产l l NH2 苯丙氨酸的商品主要有L—苯丙氨酸、D—苯丙氨酸、DL一苯丙氨酸,其中L?苯丙氨酸最为重要。 L—苯丙氨酸的化学名称为卜仅一氨基一13—苯丙 酸,英文名为L.一phenylalanine,简称为L_印he。L__phe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固体,有特殊气味 ?李冰,女,1963年出生,2003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学院化工工艺专业。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8—05—31 t蛋白糖需消耗1.2t卜苯丙氨酸,在 国内有很大发展潜力。鉴于以上原因,研究卜苯 丙氨酸的合成技术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一项任务。我国曾报道使用阿斯巴甜的产品有:口香糖、饮料(健力宝)、冰淇淋、酸奶、陈皮等。可制成片剂或 小包粉剂,直接用于餐饮代替方糖。 万方数据  10 食品工程 2009年第3期 2国内外L一苯丙氨酸的主要合成技 术研究进展 自1879年发现并从羽扇豆中分离得到苯丙氨 酸后,苯丙氨酸的制备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卜苯 丙氨酸可由天然蛋白质水解法、发酵法、酶法、化学合成法得到。目前工业化生产路线主要为发酵法和酶法。化学合成法应用也较广。2.1天然蛋白质水解法 将脱脂大豆用盐水解,除去酸性氨基酸,用活性炭脱色吸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然后用溶剂将苯 丙氨酸溶出,分离后即可得到卜苯丙氨酸。由于天然蛋白质中卜苯丙氨酸含量较低,加工该工艺 比较复杂。分离提纯较困难,生产成本高,所以此法在国内外较少采用。2.2发酵法 发酵法培养基有糖质的和非糖质的两种。由于使用的菌种及原料不同,最终发酵

文档评论(0)

33888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