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阳货第17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kui)孔子豚(tun)。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qi)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想要拜访孔子,但是孔子不见他,阳货只好送给孔子一只猪。孔子知道阳货的意图,但又要去拜谢,便打听阳货不在家的时间,趁着他不在家时去拜访。谁知道,路上就遇到了阳货。阳货说:“来,我和你说说话。”阳货道:“你身怀宝贵的才能,却眼睁睁看着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不可以。”阳货又说:“明明乐于从政,却一次又一次错过机会,这可以叫做智慧吗?”孔子回答:“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那好吧,我这就去做官。” 阳货和孔子的这段对话,让我意识到了以前未曾意识到的一点:孔子强调仁、智来治理国家,这是一种入世的观点,但他在行动上,却是出世的。这是一种矛盾。我是这样理解的,孔子本身认为有才能的人都应该用自己的仁和智来治理国家,但当孔子本人从政的时候,却会碰钉子,因此便产生了这样的矛盾。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刚出生的时候,其实性情是相近的,但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形成不一样的习惯,会相差很远。” 孔子主张性善论,如果有人的性情是恶毒的,那也是因为这个人在后天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形成的。并不是这个人刚出生就这样。孔子的这段话显示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地位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首先,并不是有智慧的人就是上等人,愚昧的人就是下等人。我认为智慧搞的不应该做为划分人们等级的唯一标准,起码善恶也应该作为标准。第二,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在经历不同的事之后,可能会成为性格好或者坏的人,或者是没有学识的人,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执意认为智者和愚者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就会透出一点歧视的意味。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子游到武城做官,孔子带着弟子们去参观的时候,听见了乐器和人们的歌声。孔子笑着说:“在这个偏僻的城市办文艺的活动,是小题大做。”子游回答说:“我以前听您说:‘君子学会道理之后要爱他的人民;百姓学会道理之后才会便于君子任用。”孔子便说:“弟子们,子游说的很有道理。我刚说的话只不过是个玩笑而已。” 我很同意君子学到则爱人的观点。为官者有才能和知识,知道什么是好的,就应该带给他的人民,让他的人民也领会这些好的东西。如果上层和下层的人们文化爱好相似,也有同等权利去欣赏这些好文化,那么人们会更加愿意服从领导,国家也更加团结和平。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yue),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因为费邑叛乱而召见孔子,孔子想要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地方去也就算了,为什么非要去公山弗扰哪里呢?”孔子说:“公山弗扰召见我难道是白白召见的吗?如果我被任用了,我便要用我的治理国家的理念来建立一个东周。” 如果一个人想要从政,应当抓住机会,找到可以让自己发挥才能的地方,不但可以完成自己从政的梦想,也同时可以用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国家。机会是不等人的,人们应该要珍惜展示才华的机会。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说:“能够在天下行使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子张又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敏达、恩惠。恭敬就不会侮慢,宽厚就能得民心,诚信就会得到任用,敏达就会立功,施恩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在这一段,孔子从待人接物的角度来解释仁的意思。在和人相处时,要懂得恭敬、宽厚、诚信、敏达和恩惠。我是这样理解“敏达”和“恩惠”的。敏达就是要敏感,善于留意各方面的细节,也许这些细节可以决定成败;恩惠就是做人不吝啬,不要怕吃亏,在自己能够享受好东西的时候,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样既不做作,又可以和对方建立更深一层的关系。 佛(bi)肸(xi)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bi)肸(xi)以中牟(mu)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lin):不曰白乎,涅(nie)而不缁(zi)。吾岂匏(pao)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