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一轮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年份 知识内容 要求 2017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Ⅱ 考纲要求及考点细化 考点分布 教材中相应的位置 跨章节、跨模块联系的知识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方式、特点 必修3 P17 必修3 第1章 《内环境》 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4节《免疫调节》 必修1 第3章/第2节 细胞器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 2.传递过程 3.传递特点 - + + -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1、神经冲动 实验现象: a点受刺激后,ab之间的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结论: ①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 ②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 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呢? 静息电位产生和维持的原因: 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 于膜内。 K+外流是协助扩散 通过K+通道 动作电位的产生: 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外负内正,形成电位差。 Na+内流是协助扩散 静息电位恢复时K+内流、Na+外流通过钠钾泵,是主动运输 通过Na+通道 ③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兴奋,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地向前传导,就是神经冲动。 ④传导与恢复 兴奋传导方向: 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3)形式: 神经冲动(电信号、局部电流) 双向传导 (2)特点: (1)过程: 静息电位: K+外流,电位表现: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 Na+内流,电位表现 局部电流(回路) 电流方向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总结) 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兴奋因此向前传导) Page  9 Page  10 a点—— 电位, 通道开放; b点——0电位, 电位形成过程中, 通道开放; bc段—— 电位, 通道继续开放; cd段—— 电位恢复形成; de段—— 电位。 静息 K+ 动作 Na+ 动作 Na+ 静息 静息 - + + - 轴突—树突 轴突—细胞体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的类型 突触后膜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小体 突触 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 思考: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分别是什么结构的膜? 种类:乙酰胆碱 、多巴胺等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的供体 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 15 a、神经递质以什么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体现了膜的什么结构特点? b、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胞吐、一定的流动性 为胞吐提供能量 是,组织液,否 受体,蛋白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神经递质的供体 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c、突触间隙是否为内环境的组分,若是,其实质是哪种?突触小泡是否为内环境成份? d、接受递质的结构叫?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神经 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将产生什么变化? 16 兴奋 轴突突触小体 神经递质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膜电位的变化 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原因: 注意: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单向传递(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 17 传递方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小结:比较兴奋的传递与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信 号 形 式 传 导 速 度 传 导 方 向 实质 电 信 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快 慢 双 向(P192) 单 向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Ⅲ 在Ⅰ、 Ⅱ、 Ⅲ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依次是? 电信号→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实验方案设计: 验证神经纤维上是双向的: 刺激①看②有无电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