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丁集矿风井井筒井壁
壁后(间)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编 写: 吴英明
项目经理: 张彦
编制单位:中煤三处丁集项目部
编制日期:2005年8月25日
丁集矿风井井筒井壁
壁后(间)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1、工程概况
丁集矿风井井筒井深860.1m,净直径为φ7.5m,其中冻结段掘砌550.0m;基岩段掘砌311.0m。井壁结构见下表:
表土段内壁、基岩段井壁结构表
序号
井深(m)
内壁厚(mm)
支护形式
备注
1
9.5~170.0
550
单层钢筋砼
2
170.0~320.0
750
单层钢筋砼
3
320.0~430.0
950
双层钢筋砼
中间敷设塑料板
4
430.0~538.0
1150
双层钢筋砼
中间敷设塑料板
5
538.0~550.0
2150
三层钢筋砼
壁座
6
550.0~570.0
1300
三层钢筋砼
壁基
7
570.0~838.5
550
素砼
8
838.5~854.0
650
双层钢筋砼
回风巷、连接处开口
9
854.0~861.0
550
素砼
注:在冻结段内层井壁上设有可缩性接头两道,分别在419.0m与535.0m处,接头为钢板组焊构件内部充填道路沥青;预埋注浆管9层,分别在550.0m、535.0m、505.0m、475.0m、445.0m、419.0m、415.0m、385.0m、355.0m处。
风井井筒自2004年2月16日开机冻结开始,2004年6月28日正式开挖,2005年3月13日冻结停机,2005年4月冻结段掘砌施工完成,2005年5月转入基岩段施工,于2005年8月18日,井筒全部竣工,现正在施工马头门,预计9月上旬马头门施工全部完成。马头门施工完毕后便对风井井筒进行全井筒的井壁壁后(间)注浆,注浆之后使井筒漏水量达到合同及规范要求<6m3/h,交付淮南矿业集团,为了能安全、高效的完成本次壁后(间)注浆,特编制本措施,用以指导施工。
2、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丁集风井井筒勘探地质资料和风井井筒实际揭露,按水文地质特征分新地层段含水层和二叠系基岩段含水层两类。
2.1新地层水文地质特征
本井筒第四系新地层厚531.1m,其中砂层总厚303.3m,占新地层总厚的57.1%,含钙粘土厚55.8m,占总厚的10.5%,底砂砾层厚21.8m,占总厚的4.1%,按水文地质特征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含水组,见下表:
表土含水组水文地质特征表
名称
累深(m)
厚(m)
砂层厚度(m)
上组
64.3~125.3
61.0
45.0
中组
125.3~324.8
199.5
168.5
下组
443.5~509.3
65.8
63.1
2.2二叠系基岩段水文地质特征
基岩段累深531.1~861.0m,厚度329.9m,砂岩总厚166.4m,砂岩所占比例为50.4%,风化带起止深度为累深531.1~538.5m,厚为7.4m,占基岩总厚的7.2%;见下表
二叠系基岩段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表
含水层名称
起止深度(m)
厚度(m)
岩性
揭露情况
备注
第一含水层
587.2~590.1
2.9
粉砂岩
中细砂岩
无出水现象
目前井筒基岩段无0.5m3/h出水点(目测)
井筒总漏水量测6小时12m3(包括地沟槽渗水)即井筒涌水量小于2m3/h。
第二含水层
605.56~618.26
12.7
粉细砂岩粉砂岩
中细砂岩
有渗水
第三含水层
649.2~656.1
6.9
中细砂岩中粗砂岩
无出水现象
第四含水层
773.6~777.3
3.7
细砂岩
无出水现象
第五含水层
791.4~816.1
24.7
细砂岩
中砂岩
无出水现象
3、注浆及浇注沥青施工方案
3.1注浆施工方案
在吊盘上采用锦西产的210型电动注浆泵,配4寸14MPa注浆管进行注浆作业。采用上行式注浆,即起吊盘由下向上注浆。本次注浆的目的是封堵基岩段出水通道和充填表土段井壁壁间孔隙。本次注浆分基岩段和冻结段两段进行。基岩段注浆重点是出水点、含水层、马头门开口上侧、砾石层等。冻结段采用分层注浆,由壁座上部开始上行间隔30~60m为一层,重点是含水层组。本次注浆以单液水泥浆为主,辅助双液浆封孔。
3.2浇注沥青施工方案
待基岩段注浆结束,吊盘起止535m处,进行第一道可缩性接头浇注沥青,第一道可缩性接头浇注完毕,起吊盘至419m处,对第二的可缩性接头进行浇注沥青,两道可缩性接头沥青浇注完毕后继续进行表土段壁间注浆。
4、注浆部位
全井筒,基岩段集中出水点、含水层及特殊位置,表土段井壁壁间充填注浆。
5、注浆施工工艺
5.1注浆材料
浆液材料采用单液浆+双液浆。水泥选用32.5R水泥,水灰比为1:1,双液浆C:S=1:0.8。水玻璃选用液体硅酸钠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