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 一)中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积的确定步骤(按地基强度条件) : 1、预估基础底面积的宽度 2、根据基础宽度修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验算:Pk≤ fa fa=fak + ?br(b-3) + ?drm(d-0.5) 试算步骤(按地基强度条件): 1. 先求A中; 2. A偏=(1.1~1.4)A中; 3. 修正否? 4. 验算:pkmax ? 1.2fa e ? l/6 宽度 修正 重复1~3步 A偏 Yes No pk ? fa 二)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 例】某厂房墙下条形基础,上部轴心荷载F k =180kN/m,埋深1.1m;持力层及基底以上地基土为粉质黏土,γm=19.0 kN/m3;e =0.80,IL=0.75, fak=200kPa,地下水位位于基底处。试确定所需基础宽度。 【解答】(1)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取b =1m。 (2)计算条形基础宽度 由于IL=0.750.85 ,e=0.800.85,查表可得:ηb=0.3,ηd=1.6;假设b3m,有 (3)地基承载力验算 p k = F k/A +γG d =180kN/1m×1m+20 kN/m3×1.1m=202 kPa fa=218.2 kPa(满足要求) 【例】已知厂房基础上的荷载(见图),持力层及基底以上地基土为粉质黏土,γ=19 kN/m3,地基承载力fak=230 kPa,试设计矩形基础底面尺寸。 【解答】(1)按轴心荷载初步确定基础底面积 考虑偏心荷载的影响,将A0增大40%,即A =1.4 A0=1.4×8.7 m2=12.18 m2,设长宽比n=l/b=2,则A =lb=2b2, 取b=2.6m l= 2b=2×2.6=5.2m。 先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假设 b3m根据e=0.73,IL=0.75,查 表可得: ηb=0.3,ηd=1.6,故 fa = fak+ηbγ(b-3)+ηdγm(d-0.5) =230 kPa +0+1.6×19kN/m3×(1.8-0.5)m=269.5 kPa (2)计算基底最大压力p kmax G k= γG Ad=20 kN/m3×2.6m×5.2m×1.8m=487 kN 基底处竖向力合力: F k +G k=1800 kN+220 kN +487 kN =2507 kN Mk=950 kN·m +220 kN×0.62m+180 kN×(1.8-0.6)m=1302 kN·m 偏心距 所以,偏心力作用点在基础截面内。 基底最大压力为 及基础及回填土重 基底处总力矩: 为了增加抗弯刚度,将基础长边平行于弯矩作用方向,则基础底面抗弯刚度 = =11.27m3 (3)地基承载力验算 p kmax=296.7≤1.2fa=1.2×269.5 kPa =323.4 kPa (满足要求) p k= ΣF k/lb=2507/(5.2×2.6) kPa =185.4 kPa≤fa=269.5 kPa(满足要求) 所以,基础采用5.2m×2.6m,底面尺寸是合适的。 在成层地基中,有时在持力层以下有高压缩性的土层,将此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 此时,除进行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还必需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要求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它的承载力特征值,即: Pz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特征值; Pc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特征值; ?a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三、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关于附加应力Pz的计算,《建筑地基规范》提出了按扩散角原理的简化计算方法。 当持力层与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比值Es1/Es2≥3时,对矩形和条形基础,假设基底处的附加应力(p0=pk-γmd)向下传递时按某一角度θ向外扩散分布于较大的面积上,根据基底与软弱下卧层顶面处扩散面积上的附加应力相等的条件,可得: 压力扩散角法计算土中附加应力 2. 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 新规范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特强冻胀 土类,冻前天然含水量,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平均冻胀率冻胀率?:地面最大冻胀量/设计冻深(%) Z0标准冻深-多年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 夏季地面开始往下算。 北京 1.0m,哈尔滨 2.0m,满洲里 2.5m 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 土的 名称 冻前天然含水量ω(%) 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hw(m) 平均冻胀率η(%) 冻胀 等级 冻胀 类别 碎(卵)石、砾、粗、中砂(粒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大于15%),细砂(粒径小于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