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五四时期文学(1917-1927).doc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五四时期文学(1917-1927).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四文学运动 五四前后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组成部分 陈独秀 《新青年》发起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八事”反对闻言分离,主张白话文成“中国文学之正宗”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高举文学革命大旗” 刘半农、钱玄同响应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闻学,反对旧文学;大量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主要内容) 从理论主张到创作实践,从文学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革命 宣告封建文学终结,掀开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新文学第一页 文学革命中的“双簧戏”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正式拉开“文学革命”和“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钱玄同把社会上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信给《新青年》编者,刘半农写答复信予以批驳 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革命“八事” 1917年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主张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鲜明提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主要内容之一,理论奠基作用 三大主义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新文学革命主张 推到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抒情的国名文学 推到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的写实文学 推到迂回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以批判旧文学,弘扬新文学的态势构建的价值取向,反映陈独秀认同西方近代文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新文学观的构建思路 白话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 提倡和创立的新文学 1917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首倡白话文,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正宗的文学语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提出三大主义,进一步涉及文学内容的变革 1918 胡适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论证必然性 鲁迅 《渡河与引路》 倘若思想照旧,便乃然换牌不换货,强调必然性 五四文学革命最早出现的白话文学是《新青年》上发表的白话诗,散文和小品文显示其威力, 证明“旧文学之自认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白话文学最终成中国文学的主体 人的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 关于文学内容改革的主张 1918 周作人 《人的文学》最早提出并系统阐述,反对“非人的文学” 是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目的的文学主张 是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和研究的文字 第一,新文学应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第二,反对束缚人性的封建文学(涵盖内容) 用“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诠释人道主义,没超出资产阶级思想范畴,但反对旧道德,反对桎梏人性发展的封建内容有进步意义 平民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 建设新文学的主张 1919年 周作人 《平明文学》 正式提出“平民文学口号” 相对贵族文学而言,表现普通人的普遍与真挚感情的文学 以一律平等的人的道德代替愚忠愚孝的封建道德,以社会普通男女的悲欢离合代替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你争我夺与风流韵事 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人生艺术派的主张) 问题与主义之争 现代文学运动 文学论争 1919 胡适 《多研究点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宣传主义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到的事” “是没什么用处的”“是很危险的” ,鼓吹主义改良观提出要多研究具体问题 李大钊 《再论问题与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阐明主义与问题关系,研究实际问题与宣传主义不能分离, 宣传主义社会多数人掌握以解决社会问题,依靠唯物史观经济问题要根本解决 是马克思主义和实验主义的论证,关系到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问题 “为人生”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后 文学思潮 文学研究会提出和高扬的文学旗帜 反对封建文学,游戏文学和所谓的纯艺术的文学, 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表现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描写现实社会里被侮辱者被损害者,表现人类抽象的美、爱、真,唱出迷惘人生哀歌(美学风格) 随革命形势发展,作家分化 “为艺术”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后 文学思潮 20世纪20年代初,社团受19世纪法国戈蒂埃“为艺术而艺术”影响,提出“为艺术为艺术”的文学,以此为思想武器向“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进攻,带强烈反帝反封建色彩 创造社、浅草社、弥洒社都张扬“为艺术而艺术”旗帜;新月社也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 20世纪20年代末,衰微 整理国故运动 1919年 国故社《国故月刊》, 新潮社成员响应 1923年 胡适 《国学季刊》正式发动“整理国故运动”,对“整理国故运动”原则、指导思想、方法等从理论到实践作详细阐释 在文学界引起论争,以是否赞成整理国故为标志分为赞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