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一.生活中的变化1.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火车电车轮船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1)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2)新型交通工具给人力车业带来哪些冲击?如何看待这些冲击?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资料下载:/ziliao/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物理课件:/kejian/wul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历史课件:/kejian/lishi/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促进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进步汽车人力车业生意萧条,逐渐被公共汽车替代;先进文明必然取代落后文明。英国邮票“黑便士”大清邮政 “龙票”中华民国邮政 “帆船邮票”2.新型通信工具的出现之一(如邮票、邮政的出现)——方便人们的交流2.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之二(电话、电报的出现)——方便人们传递信息新的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邮政①1897年2月20日,“大清邮政”在北京开办,标志着我国国家邮政正式开始。(大龙邮票) ②清末,台湾改驿为邮,创办近代邮政;③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取代“大清邮政”;电报① 19世纪70年代,丹麦私自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②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推广到各省③ 20世纪初,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电话①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②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设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①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出现于何时何地?②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③为什么近代以来的许多科技发明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1882年 上海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中国实行闭关锁国与自大保守;中国实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二.头脑中的变化(1)阅读课文P21和下图(民国时期报刊)回答: 报纸何时传入中国?出现于什么地方?1.精神生活的变化(之一)(1)读报刊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报刊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选自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1.精神生活的变化(之二)(2)看电影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问:该文化娱乐方式是什么?2.思想观念的变化(1)民主思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①“大人,你何时回来?” ②“先生,小姐生病了”③老爷,北京的女学生自由恋爱一定很多吧。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摘自1927年女仆与男主人的通话记录祥子的生活(一)祥子在刘四爷的车行,由于非常勤快,接触多了虎妞渐渐喜欢上了祥子,并且要嫁给他,可刘四爷却坚决不同意,但没有用,结果虎妞还是毅然嫁给了祥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开始冲破家庭的阻挠,争取婚姻自由 祥子的生活(二)祥子原来在刘四爷的车行里拉车,虎妞与刘四爷共同管理着车行这说明什么?妇女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祥子的生活(三)结婚后,祥子平时碰到一些事情都要与虎妞商量,买车也一样 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妇女地位提高,丈夫开始尊重妻子 材料一:1902年在《大公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其条件是“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以上材料(结合阅读卡)反映了当时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追求自由平等、婚姻自由妇女地位的提高西方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一切前清官爵袍褂,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男人剪掉辫子,女子缠足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开始的时间大致在( )后A.1895年B.1912年C.1919年D.1921年引起这一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CJ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