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方案 一、背景 201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英国和沙特阿拉伯各 发现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引起了全球广泛 关注。由于国际上对该新型冠状病毒认知有限,尚不 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为做好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 早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并及时报告;规 范病例救治和管理;防止疫情可能出现的扩散蔓延。 三、适用范围 此方案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仅在境外或境内出 现散发病例,但尚无证据表明病毒已具备持续人传 人能力的阶段。本方案将根据疫情形势实时评估并 及时更新。 四、防控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 防控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政府领导下,加强对 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组建防控技术专家组,按照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时救治’’的工作原 则,组织有关部门制订并完善相关工作和技术方案等,规 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在卫生系统内部,卫生行 政部门负责疫情控制的总体指导工作,落实防控资金和物 资。各级疾控机构负责开展监测的组织、协调、督导和评 估,进行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开展现场 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对公众的健康教 育与风险沟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诊断、救治和临床管理,开展标本采集工作,并对本机 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培训。 (二)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监测。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级疾控机构负责开展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病例的发现和报告工作。 1.病例发现。 (1)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监测。全国各级各类医疗 机构的医务人员在日常的诊疗活动中发现符合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病例定义的患者应及时报告。 (2)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医务人员在不明原因肺炎监 测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病例流行病学史的询问,尤 其注意了解有无沙特和卡塔尔等疫情发生地的旅行史和类 似病例的接触史。对于口岸发现的可疑病例,由口岸所在 城市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 诊断、报告和治疗。口岸所在地的市级疾控中心,应口岸 检验检疫部门的协助要求,负责对口岸发现病例的标本采 集,转运或仅负责标本转运工作。 2.病例报告。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应于2小时内进行 “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网络直报;尚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 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 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3.流行病学调查。 县级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后,应按照规定对病人基本情况、 临床表现及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 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件2)进行调查。 4.标本采集与检测。 标本采集与检测参照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 《新型冠状病 毒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 (中疾控疾发[2012] 362号)进行 。 (三)病例管理及救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当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 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做好医疗救治所需的人员、药品、 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等保障工作。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对病例实行隔离治疗,同时,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实施 有效防护措施(标准预防十飞沫传播预防十接触传播预防 )。疑似病例原则上单人单间。具体参见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病例诊疗方案(2012年第1版)》和 《新型冠状病毒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卫发明电[2012]18号) 。监测病例不要求实施隔离医学观察,仅要求辖区县级疾 控机构每日询问体温及病情进展至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 消失,或从受染地区离开已达10天(登记表见附件3)。 若监测病例出现肺炎等表现,则要求病人入院治疗、诊断 并采取隔离措施。 (四)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公安等部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 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均实行居家医学观察(登记表见 附件4),每日至少进行3次体温测定,并询问有无急性呼 吸道症状的出现及病情进展。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接触后10 天内,一旦出现发热(体温≥38℃)、咳嗽,并有肺炎症 状和体征等表现的病例,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 构进行诊断、报告

文档评论(0)

piggy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