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学习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价格合理即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要 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的概念;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按中成药的功效可分为以下20类: 1.解表剂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2.泻下剂 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3.和解剂 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 4.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 5.祛暑剂 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中成药分类(2);11.固涩剂 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血、固崩止带。 12.理气剂 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 13.理血剂 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14.治风剂 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15.治燥剂 清宣润燥、滋阴润燥。;16.祛湿剂 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 17.祛痰剂 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18.止咳平喘剂 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 19.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健脾消食。 20.杀虫剂 驱虫止痛、杀虫止痒。 ;解表剂;;表里双解剂;泻下剂;祛暑剂;;清热剂;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与非感染炎症性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牙龈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各类肺炎、肝炎、胃肠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见上述症状者。 ;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扶正剂(补益剂);;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有多种类型;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一、症候禁忌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中成药的使用同样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用范围,对于临床症候都有所禁忌: 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主治中风、热厥、小儿惊风证,用于心肝有热,风痰阻窍所致高热烦躁,面赤气粗,舌绛脉数,两拳固握,牙关紧闭的热闭神昏证。若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寒闭神昏者,切忌用之!;二、配伍禁忌;;三、妊娠禁忌 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或须慎重使 用的药物。含以下成分的中成药当视为妊娠禁用和慎用药! 禁用药: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 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 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慎用药: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 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枳实、 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 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四、饮食禁忌(食忌) 服用某些药物时,要忌食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破坏药效,或发生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食物,如热证忌食辛辣、油腻 ,寒证忌食生冷,水肿不宜 吃盐,胃病泛酸不宜食酸, 失眠不宜饮浓茶,某些皮肤 病忌食鱼、虾、羊肉等。;五、特殊人群禁忌 1、儿童:根据体重、年龄计算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滥用滋补类中成药;尽量缩短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2、老年人:避免使用对心脏、肝脏、肾脏、血管等组织有损害的药物。 3、运动员:避免使用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物。;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1)同病异治: 风寒:发汗解表、疏散风寒—荆防败毒散 风热: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抗病毒口服液 如:感冒 挟暑湿:解表化湿祛暑—藿香正气水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