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寨卡原本是非洲乌干达南部一片丛林的名字2016年1月29日在乌干达拍摄的寨卡森林。新华/法新1947年在乌干达Zika森林的恒河猴血清中分离1948年在同地区的非洲伊蚊中分离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1964年尼日利亚首次发现人感染寨卡感染病例,随后传播至东南亚历史疫情第一次较大规模暴发为2007年,发生在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3岁以上居民约70%被感染。2013年-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暴发流行,约报告1万例病例。此后,寨卡病毒在非洲和亚洲以外的多个国家流行。2014年2月智利复活节岛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015年5月,巴西发现确诊病例,目前估计50万至150万人感染。截至2016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至少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2016年1月19日,我国台湾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016年2月9日,我国江西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认识寨卡病毒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ZikaVirus)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单股正链RNA病毒 直径20nm 有包膜 包含10794个核苷酸 编码3419个氨基酸 根据基因型别分为 非洲型 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寨卡病毒主要特性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 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寨卡病毒结构示意图流行病学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广大区域。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播途径: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虽然可检测到寨卡病毒,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临床表现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传染期:患者的传染期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备传染性。大多为隐性感染,约20%出现临床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感染寨卡病毒后,约80%的人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一般持续2-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见。?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明确。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清学检查:寨卡病毒抗体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寨卡病毒。 2.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3.病毒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 动物细胞(Vero)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也可使用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检测对象: 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 伊蚊成蚊和幼虫 病例标本采集: 血液标本采集; 尿液; 唾液标本采集病例标本采集对怀疑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推荐采集血清标本开展检测。用无菌真空干燥管,采集患者非抗凝血5mL,及时分离血清,分装2管,保存于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标记清楚后低温保存,其中1管用于现场实验室检测,1管用于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核。对病例应尽可能采集双份血液标本,两份标本之间相隔1-14天为宜,住院病例可于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天各采集一份。蚊媒标本采集疫点内采集的伊蚊成蚊及幼虫,分类鉴定后,填写媒介标本采集信息表,按照采集地点分装,每管10-20只。 由于寨卡病毒与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和黄热病等其它黄病毒会发生交叉反应,因此通过血清学方法做出诊断可能较为困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血中病毒分离培养可以确诊。起病7天内,如果检测到外周血清中寨卡病毒RNA阳性可以诊断,但由于RT-PCR阳性窗比较短(3-7天),也就是病毒血症期短,因此阳性窗之外阴性结果不能除外感染。 诊 断(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2)临床表现: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优秀教学设计《共产儿童团歌》教案.doc VIP
- 肝硬化诊治指南2025年.docx
-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08【人教版英语字帖】八年级上册单词表衡水体字帖(新目标含音标).pdf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押题及答案.pdf VIP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合理用药用药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结构设计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表格自带公式).xls VIP
- 规范言行从我做起主题班会.pptx
- PanelView Plus 7 Performance 终端用户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