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测试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以怪之矣
A.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B.云无心以出岫
C.旱则资舟,水则资本,以待乏也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掩口胡卢而笑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④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A.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B.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因”与例句中的“因”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A.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B.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D.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②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C.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遽扑之,入石穴中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与例句中的“乃”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A.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B.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者”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智勇多困于所溺
C.王若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④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B.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C.谨食之,时而献焉 D.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也”与例句中的“也”用法、意义相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