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州区二甲中学有效课堂学教案 执教日期 月 日
PAGE
PAGE 2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亡人逸事》 教案
【学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1.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3.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
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教学难点】
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学法提示】
自主讨论、探究、运用
【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一.给加点字注音
稍门 场院 机杼 粜卖 籴 唯唯诺诺
二.整体把握
1. 了解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4个字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初次见面: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临终痛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成长快乐。
探究1:文章用了哪些“逸事”来表现亡妻的美德的?
明确:细节1: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内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对婚姻的满意。 细节2:“盯”“跳”“走”“钻”——腼腆害羞 细节3: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礼教观念很重,又非常质朴。 细节4: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非常辛劳 细节5: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关爱孩子 细节6: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易于满足
探究2:为什么把布直接寄到她娘家而不是寄到婆家? “方便”怎么理解?
明确:可能担心妻子自己不能当家;妻子“礼教观念很重”,如果寄到婆家,可能她不能拿到,或不能全部拿到,即使经过公婆之手再交给儿媳,她碍于“礼教观念很重”,也不可能全部用于自己。等听完解释,她明白了丈夫的良苦用心。
探究3:妻子这一生给他带来了什么?在文中,孙犁对妻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上的照顾、创作上的灵感、语言上的源泉。
情感:愧疚、自责之情、感激之情、珍爱之情。
【精讲点拨】
1.本文有很多细节,请你用圈点法找一找。并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了妻子怎样的性格。
知识: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它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主要包括语言、动作、肖像、心理、场景等。
(答案见上)
2. 文章第三部分写到她出嫁前“娇惯一些,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出嫁后,“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还自己去卖线卖布。作者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文章还写了她的两次“哭”,一次是向父亲哭诉:一次是她背北瓜,因为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她站起来哭了。原来背瓜哭了,后来背“二斗高粱”也没有哭。这两处的“哭”与后文妻子表现出的坚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这些日常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妻子丰富的人生。表现亡妻由一个娇惯柔弱的小闺女,成长为一个坚韧耐劳的妻子和可敬的母亲。
作者在妻子生前对孩子们说的话,体现了对妻子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照顾家庭的感激、愧疚之情。
3.孙犁的语言风格
明确:语言质朴平淡。
【课堂小结】
作者悼念亡妻,从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中饱含着对亡妻的深情。作者写似淡淡,读者读也凄凄,思念亡妻之情深深嵌入读者心的沃野。本篇不愧为具有悠久传统的“悼亡文学”的佳作。
【课堂巩固】跑得快——善于学习,手不释卷!
导学案P140
【教后反思】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5-18题。
怀念萧珊
巴金
①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②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八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的住在一起。一九四四年我们在贵阳结婚。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她同我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③在抗日战争紧张的时期,我们一起在日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