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温带气旋的形成和爆发性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15 1987年12月15日2300UTC红外静止卫星增强图片。注意锢囚和冷锋地面位置处的干空气流。双虚点线为飑线 (Mass和Schultz, 1993) 图16 2008年11月23日1525UTC芬兰中南部的雷达综合图,。地面低压中心位于此图的东南。 图17 (a)锢囚前和 (b)锢囚后干空气,云和 降水带共同发生的地区。 完 * * * 图3 图4 图5 (2)气旋锢囚阶段暖性和冷性锢囚(图6) 图6 1997年4月1日0600UTC观测到的锢囚锋暖脊。(a)实线:1000-500hPa厚度线(dam)。具有阴影的虚线是上升运动等值线(cms-1)。(b)实线是700hPa θ线;(c)实线: θe线。BB’与CC’是图8中剖面位置。 图7 暖性锢囚的温度场结构 图8:暖性锢囚的温度场结构(a)通过锢囚脊的θe剖面图。阴影区:上升运动(cms-1),A是锢囚脊中冷锋锋区的交点,(b)同(a),但是对CC’割线 (Martin,2006) 图9 暖性锢囚的温度 图10 图11(a)500-900hPa空气柱平均的 向量耦合(单位:mKg-1s-1,每5个单位一条等值线,从5×10-6mKg-1s-1开始),细虚线是500-900hPa气柱平均的等θ线(K,每3K一条)。(b)对 ,(c)对 附录2 气旋模式的演变和修正 锢囚锋和锢囚过程 -对传统理论的新看法 (D.M. Schultz and G.Vaugham, 2011) 图1引论性教科书中给出的温带气旋生命史 (取自Willams,2009,110-111) 图2 挪威气旋的概念模型(上部)和位温(下部)。各阶段时间间隔为6-24小时。在阶段4,气旋特征尺度中心Pmin (L处)至最外一条等高线)为1000km(Schutz等,1998) 图3 海平面气压(上)与通过暖、冷型锢囚的位温分布(下)概略图 (Saucier,1955) 图4 引论性教科书给出的锢囚锋 (William,2009) 图5 在(a)0,(b)12,(c)24 与(d)36 小时Doswell 涡旋(1984, 1985)的演变。大的LS代表最小流函数位置,实线为位温(2°k 间隔),虚线为流函数(1×106m2s-1),水平的伸展轴为短黑线(正比于总形变,伸展轴间的间距为148km (每隔5个格点)(Schultz等,1998) 图6 在汇合背景气流中,增长的斜压扰动的演变:(a)84, (b)96,(c)120小时。黑实线:位温(每4k 一条),850hPa 位置高度(每6dam 一条)为灰点线,L,H 分别是最小和最大值位置。水平风的伸展轴为短黑线,其长度正比为总形变量(见(a)中标尺)伸展轴间距的距离为300km( 3个格距),(c)中南北向蓝线是剖面(图7)位置 (Schultz与 Zhang ,2007) 图7 通过图6(c)中暖型锢囚锋的南北剖面。实线:位温(5°k间隔)。水平轴是纬度。风向:三角,全杠、半杠分别为25,5和2.5m/s 图8 (a)GOES—7 卫星照片(1988年12月14日1801UTC),(b)1988年12月14日180UTC 地面图(黑实线:气压线;每4hPa一条);虚线:等温线每4℃一条;白圈:船舶报;黑点:浮标,方框为(c)中的放大区。(c)300hPa AGL飞行剖面(加上了图6中的观测) (Reed与Albright,1997) 图9 暖输送带(红色)和冷输送带(蓝色),(a)锢囚前,(b)锢囚后,区域的特征尺度为1000km,未画出高空锋与起自地面的冷锋之相互作用。 图10 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暖型锢囚锋形成的垂直剖面(初始场:1987年12月14日12000UTC,18,24,30,33小时四个时次) (Schultz和Mass, 1993) 图11σ=0.91(~900hPa)层从1982年2月13日2200 UTC 到2月14日1330UTC期间 的向后轨迹图。(a)风暴以东的气块,离风暴很远,(b)比较接近地面低压的气块。(a)中的方框区为图(b)的位置,粗虚线段为最终变成(a)中锢囚锋前沿和(b)中尾部的气流的位置(Kuo等,1992) 图12 Shapiro-Keyser 气旋概念模型。(图例同图2)气旋和锋在纬向伸长,在阶段4 锋面的T-bone连续存在。后弯暖锋变成锢囚锋和后弯锢囚锋. (Shapiro an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