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宋辽金元法律制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禁榷专卖法规 (1)榷盐制度 (2)榷茶制度 (3)榷酤制度 货币金融法规 (1)两宋的金属铸币制度 (2)北宋的飞钱与交子制度 (3)南宋的关子与会子制度 行政规范 1、行政管理体制 2、职官管理制度 (1)选任 (2)考课 (3)致仕 (4)行政监察 行政管理体制 (1)中央 从两府三司→三省六部制,保留枢密院 (2)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 太宗时,增设路一级中央派出机构,分设经略安抚使掌军事,转运使掌财赋民政,提刑按察使掌司法,提举常平使掌赈灾专卖(统称监司) 州、县两级制 州、府、军、监,系同一级政权,都直属中央,分别设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州、府下设县,为地方基层政权,长官为县令或知县。 选任 科举取士制度 糊名考校法和誊录之法 思荫制度 宋朝任用官吏实行官、职、差遣制度 科举取士制度 两宋虽沿用唐朝的科举取士制度,但与唐朝考取进士还须经过吏部考核方可授官不同,宋朝只要一被录取即可任官。 考校法和誊录之法 为了防止考试作弊,宋朝创立了糊名考校法和誊录之法。 前者又称封弥法,即考生交卷后,由封弥院粘糊密封或截去试卷卷头的考生姓名及乡贯,编成字号登记在案,再发送誊录院,组织书手将试卷誊抄成副本,然后送考官考校定等,以防考官根据考生姓名或笔迹判卷作弊。 思荫制度 除科举取士外,宋朝还有思荫制度,凡贵族官僚子弟亲属,均可通过此法授官任职。 这也是造成宋朝冗官冗员的原因之一。 官、职、差遣制度 宋朝任用官吏实行官、职、差遣制度。 官只表示官阶傣禄品级,并不职掌实权;职则是加官虚衔,更是不掌实权的名誉称号;只有差遣才是握有实际权力的责任职务。 这种官职名实相分离的制度,虽然便于防止官吏擅权,有利于集权中央,但却造成了官僚队伍冗滥臃肿,官僚制度闲杂混乱。 考课 两宋专门设置审官院考核在京朝官及地方高级官员,考课院考核各官府幕僚及州县级官员。 当时规定,内外官员三年为一任,一年一考核,三考而任满,根据考绩结果予以升迁或降职。 致仕 由于机构臃肿,冗官滥杂,因而宋朝的致仕制度几乎成为一项强制性的法律规定。 文武官员一般七十岁致仕,不仅本人往往可加官晋级,领取俸禄,而且可由其子孙荫补一定官职。但若贪恋官位拒不致仕,则由御史台等谏官弹劾纠举,或由有关官府依法处置。 行政监察 在沿有御史台的基础上,增设了谏院、御史房、监司、通判、“走马承受”等监察机构,从面形成了更加严密的监察体系。 司法制度 1、司法机构 (1)中央 (2)地方 2、诉讼审判制度 (1)区分民、刑诉讼 (2)皇帝干预司法,包括审判与录囚 (3)重视勘验证据 (4)鞫谳分司制度 (5)翻异别勘制度 中央 三法司 审刑院 制勘院 推勘院 枢密院 三司(户部) 司法的多元化初现端倪。 地方 州、县两级行政机关兼理司法 太宗时设诸路提点刑狱司,主要负责监督地方州县的司法审判活动,复核各州县的重大案件,监察劾奏州县长官的违法行为,并可直接上报皇帝。 区分民、刑诉讼 宋朝法律区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案件,对民事诉讼时限规定了“务限法” 对于刑事诉讼案件,宋朝则规定了严格的断狱时限,称为“听狱之限”。 务限法 据《宋刑统·户婚律》引《杂令》规定,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正月卅日,为受理田宅、婚姻、债负等民事诉讼案件的时限,当事人应在此农闲季节递交诉状,官府须于三月卅日以前审理裁定结案。如逾期不能结案者,必须上报未结案的原因。但所诉案件若不牵涉农户劳力,官府受理裁定则不受上述时限约束。 为防止有人以此为借口阻拦业主赎回出典土地,宋朝还补充规定:侵夺财产案件,虽在入务期限,“亦许官司受理”。 “务限法”实际是根据农务季节需要规定的一种民事诉讼时限方面的法律。 法制指导思想 从遵循旧制→“祖述变通” “附会汉法” “参照唐宋之制” 立法活动 (一)蒙古国立法活动 (二)元朝立法活动 (三)元朝立法特点 蒙古国立法活动 失吉忽秃忽 札鲁忽赤 《条画五章》 札撒 《泰和律》 世祖《至元新格》 仁宗《风宪宏纲》 英宗《大元通制》 英宗《元典章》 顺帝《至正条格》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元朝立法活动 元典章 法制内容 (一)法制特点 (二)司法制度 司法的多元化 (三)监察制度 法制特点 (一)确立民族不平等的法律地位 (二)维护奴隶制残余的合法地位 (三)保留本民族传统习惯法特色 (四)保障宗教僧侣各种法律特权 保障宗教僧侣各种法律特权 1.政治特权 2.经济特权 3.司法特权 元朝司法机关体系 监察制度 元代中央设置御史台,掌监察文武百官,纠举政治得失,同时监督司法机关的诉讼审判活动。 地方则设行御史台,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下分二十二道监察区,各置提刑按察司,后

文档评论(0)

别拿青春赌明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