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5篇
【篇一】
食用油是人类能量和营养重要来源,吃好油、吃健康油已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需求。在油料所,有这样一位女科学家,抓住小小脂质分子,创造出了一流业绩,她就是十年如一日潜心油料脂质组分析研究的xx副研究员。
针对脂质分子结构剖析能力严重滞后的技术难题,如何利用先进的分析方法技术平台,挖掘油料功能脂质潜力,是她一直努力和探索的课题。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构建了脂质组高效分析方法学平台,使脂质成分由简单脂肪酸检测跨越到复杂分子结构与组成的精准分析,为我国油料品质改良与资源发掘、加工利用与营养评价等提供了“卡脖子”的关键技术。2018年,该技术获中国农科院青年科技创新奖。
长期以来,她积极投身农业科技事业,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创新,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2013年入选xx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016年入选中国农科院“科研英才培育工程”所级人选,多次被评为油料所“优秀个人标兵”“女职工标兵”等。
针对油料中脂质成分种类多、结构复杂、丰度差异大,定性和定量困难等技术瓶颈,她带领团队建立了脂质高效提取、富集和纯化新方法,创建了单柱二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实现了由脂肪酸分析到甘油三酯分子检测水平的跨越;发明了基于靶向衍生化技术的痕量脂质及脂类伴随物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分析方法,建成了国际一流的油料脂质组分析研究平台。获国家发明专利10件,发表论文54篇,其中SCI论文39篇,累计他引771次。培养的研究生多人获院优秀学位论文等奖励。
她带领团队加强国内外合作,建立了中-美油料绿色加工与高值化利用联合实验室、中-新脂质化学与营养联合实验室,牵头组建了脂质科学与健康国际合作联盟。始终坚持“文章写得出,成果用得着”的理念,致力于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的转化。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油料资源发掘、脂质代谢调控、油料油脂加工利用及营养评价等多个领域,为提高油脂质量、保障消费安全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对标“三个面向”,xx及其团队在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行动中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为xx省2014-2015“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选派对象,她被派往xxxx开展科技服务。她不惧条件艰苦,到偏远乡村和当地科技人员一道,通过分析不同饲料配方获得的鸡蛋中脂质成分,揭示了脂质生物转化机制,通过生物转化,鸡蛋中亚麻酸和DHA含量分别提高20倍和11倍,为实现绿色农产品提质增效和贫困山区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xx博士就是这样一位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平凡而普通的科技工作者。身为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她深感责任重大。成绩仅代表过去,展望国家需求与产业跨越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她和团队将研究不懈,为国家食物安全,油料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努力实现大突破、做出大贡献。
【篇二】
我叫xx,1961年9月出生在xx市xx区。1998年12月至今,在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工作,2000年7月任讲解员(2002年1月至20xx年12月,任讲解组组长10年)。
2000年,因工作需要我调到讲解组任讲解员,得到领导、同志们的帮助和指导,我将馆内陈列内容全部抄写在笔记本回家复习,上班时对号入座练讲解,10天左右就能独立解说,得到时任xx市长叶耀的表扬,他说“讲的好又流畅,如果语速稍慢点就更好。”从此,我给自己定位要争当新时期教授型的讲解员,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爱岗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根据不同行业的客人,因人施讲。
我在十几年讲解的工作中,不但全面掌握讲解技巧和熟背红宫红场旧址、彭湃故居等全部讲解内容,而且还独立系统地编写出红宫红场旧址、彭湃故居、得趣书室等多处红色遗址的旅游版、详细版完整的讲解词,并给市、城区党校、部队、法院、医院、企业家等讲课,写出共约几十万字的多种类型的讲座稿。
这些年来我查阅了全国各地20至30年代的许多革命类的相关资料后,对彭湃同志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贡献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几十项贡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所学知识,我还对现红宫红场、彭湃故居陈列的个别地方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
“活到老,学到老”。我仍然每天保持求知欲,不断学习新知识用来充实我的讲解工作。有些客人对我说:“我陪上级领导来过几次,你的讲解都不一样,你是用情用心在讲解真了不起!可以想象你有多么的敬业!”我就会告诉客人我是根据来宾的工作性质,结合展板内容来进行发挥的。
本人从事讲解工作以来,积极认真独立完成接待讲解任务,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xx省委书记张德江,汪洋,胡春华,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原中纪委常务副书记曹庆泽、徐青,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前副主任石仲泉,副主任李忠杰、现任省委常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