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含义: 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作用、意义: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如何理解包容性? (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是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3)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 (2010年高考·江苏卷1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 (五)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区分): 1、源远流长(纵向) :从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时间)的角度来说的,表明中华文化历史的久远性。 2、博大精深(横向):从中华文化的内容丰富、精妙、深刻的角度来说的。 3、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名词点击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关系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包容性 区别 角度 纵向 横向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侧 重 点 侧重于从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时间)来说明中华文化的历史的久远性 侧重于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精妙、深刻 见证或表现 汉字和史书典籍 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联系 ①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都有包容性 原因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 汉字 史书典籍 见证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包容性 古代辉煌历程 近代衰微原因 现代如何再创辉煌 一、导:温故而知新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学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学艺术特点、地位、意义(作用) 3、科学技术地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地位、特点 4、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差异的原因,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5、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6、包容性的含义、作用? 7、中华文化作用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博大精深的表现 中华文化的内容 教育、历史、 哲学、道德;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在那里?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瓷器艺术独领风骚 故宫珍藏-珐琅器皿 ?园林艺术无与伦比:苏州园林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文学艺术 ①作用: 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②特点: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风格鲜明独特 ③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 时间 公元前6-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400年 公元401-1000年 公元1001-1500年 时代 春秋到西汉 东汉到东晋 南北朝到北宋初 北宋到明中朝 比例 50% 62% 71% 58%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某英国学者: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是源于中国。可以说,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材料说明了什么? ? 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中华文化之科学技术篇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 古代天文仪器-日晷 古代四大发明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中华文化之科学技术篇 (2)科学技术 ①地位: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曾处于世界前列 ②特点: 实用性、整体性 ③意义: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文档评论(0)

178****4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