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1-2016
代替HJ2.1-20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Technicalguidelinefor environmentalimpact assessment
ofconstructionproject
GeneralProgramme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6-12-8 发布 2017-1-1 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
前 言
为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本标准是对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的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将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分离;
——简化了建设项目与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内
容;
——简化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关评价要求;
——删除了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相关内容;
——删除了附录A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强化了环境影响预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管理与监测要
求;
——新增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的组成部分,工
程分析部分增加了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增加了环境影响不可行结论的判定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6年 12 月6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7年 1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目 次
前言1
1 适用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总则1
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4
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
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7
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
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8
1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
1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
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环境要素 (Environmental elements)
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
环境基质,通常是指大气、水、声、振动、生物、土壤、放射性、电磁等。
2.2 累积影响 (Cumulative impact)
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
果。
2.3 环境保护目标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jects)
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
2.4 污染源 (Pollution Sources)
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_HOL006-2019网孔木浆_粘胶复合脸部清洁用水刺非织造布.pdf
- Q_HQS 001-2019猪、禽、鱼配合饲料.pdf
- NY_T 1041-2010绿色食品 干果.pdf
- Q__320509SZDF001-2019YOSMAN牌聚碳酸酯滤瓶.pdf
- Q_HRA012-2019天然植物饲料原料 杨树花粗提物.pdf
- Q_000000 SKJD 003-2017SRC斜齿轮减速机.pdf
- Q_000000 XLD 001-2019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 C规范填写标准名称.pdf
- Q_000000 XXXX 001-2019无鏠汽车换向器.pdf
- Q_000-5S-2017含茶制品企业标准.pdf
- Q_HRG 005-2019络筒管纱自动上纱机器人.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