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docx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 http:  发布时间: 2006-2-6 10:20:14  来源: 【标 题】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 【文 号】 【颁布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颁布日期】 2001/12/30 【实施日期】2002/01/01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   1 总则   1.1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 深化和细化,通过对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和建筑容量等的规划(量化)控制,强化了 城市政治、文化中心的性质,优化了土地配置,完善了城市功能,保证了城市持续、健康、 有序的发展。   1.2 为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控规,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规范调整控规的行为,特制定 本技术管理意见。   1.3 本规定适用于《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市区其他地区陆 续被批准的控规,例如,《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边缘集团已编制 并被批准的控规,应按此要求执行。   2“控规”的执行   2.1 对行政办公用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城市重要地段公共建筑用地,应按“控规” 严格执行。特别是天安门广场周围、东西长安街两侧、南北中轴线两侧的行政办公、文化 设施用地,以及城市体育中心等用地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其它地区的文化、体育用地 原则上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2.2 教育科研设施用地基本保持现有规模。对于市区西北部地区,应以现有高校和科研 机构为核心,逐步建成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地。教育科研设施用地原则上不应改变土地使 用性质;   2.3 商务中心区和商业中心用地(包括 8 个市级商业中心和 47 个地区级商业中心)应 主要用于商务办公、金融、商业服务业、旅馆及相应的文化娱乐等设施的建设;   2.4 仓储区用地应严格控制,不应随意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2.5 基础设施场站用地不得改变用地性质,并应与地段的开发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2.6 红线(道路)、绿线(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蓝线(河湖、水系)、紫线(铁 路)必须严格控制,不得侵占;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控制范围中的各类用地与道路红线 控制,应按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执行。   2.7 旧城内的建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原貌保护区、9 米、12 米和 18 米控制区内的建筑 高度原则上不得突破控制指标;   2.8 建筑高度控制应保证城市景观线和“通风走廊”的要求,保护传统的城市街道对景 建筑;   2.9 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建筑周围应严格遵守保护规定所划定的建筑高度控制线。   2.10 成片开发地区应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确定各类建筑基地建筑 容量控制指标,建筑基地内添建项目,其配套指标应与周围已建成项目统一平衡;   2.11 绿地率控制根据《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确定,此外,居住用地、体育、医疗卫 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工业用地均应按相关规定保证一定的集中绿地面积;   2.12 停车位的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应按现行停车定额指标执行,其它用 地参照此标准执行;   2.13 建筑密度应在满足绿地率、地面停车、通道与广场的基本要求下确定,同时应符 合建筑间距、建筑退让红线或用地边界等要求。   3“控规”指标调整的原则   3.1 用地性质的调整原则   3.1.1 凡城市支路围合地区、成片改造地区和单位大院,须根据“控规”指标调整论证 报告或大院规划, 方可调整局部用地性质;   3.1.2 可根据用地性质的兼容性,明确用地的兼容性质;   3.1.3 居住区改造应合理调整用地功能,增加配套设施、道路、绿化用地,并注重文物 古迹与风貌特色的保护;   3.1.4 公共设施用地应保证,并增加必要的公益性设施用地;   3.1.5 结合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位于中心地区的传统工业企业可进行调整或外迁,腾出 的用地除发展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外,可用于建设住宅和必要的配套设施; 根据仓储行业规划,可利用原有铁路专用线等设施,将仓库改造为商品批发中心、货流中 心等;   3.1.6 应利用地调整之机,进一步提级或加密道路,增加或扩大城市广场,提高人均公 共绿地标准并均衡绿地布局;   3.1.7 因社会、经济发展需调整的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体育、绿化等用地,应 在原规划位置周围选择不少于原规划用地规模的建设用地进行等量置换,一般不得它用;   3.1.8 特殊用地调整应听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3.1.9 非建设用地原则上不得调整为建设用地。   3.2 高度的调整原则   3.2.1 旧城区内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严格控制建筑高

文档评论(0)

liushuix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