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GB_金属磨损试验方法MM型磨损试验.pdf

国家标准GB_金属磨损试验方法MM型磨损试验.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金 属 磨 损 试 验 方 法 GB 12444.1一90 MM 型 磨 损 试 验 M etallicmaterials- W eartests MM modeweartest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在MM型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的试验原理、术语及定义、试样、试验 设备及仪器、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在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一滑动复合摩擦条件下磨损量及摩擦系数的测 定。 2 试验原理 在一定试验力及转速下对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进行干摩擦或在液体介质中润滑摩擦,经规定转 数或时间后,测定其磨损量及摩擦系数。 3 术语及定义 3.1 磨损 物体表面相接触并作相对运动时,材料自该表面逐渐损失以致表面损伤的现象。 3.2 质量磨损 磨损试验后试样失去的质量。 3.3体积磨损 磨损试验后试样失去的体积。 3.4摩擦系数 两物体之间摩擦力与正压力之比。 4 试样 4.1试样的制备不应改变原始材料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4.2 试样不应带有磁性,经磨床精磨后,要求退磁。 4.3 本标准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的磨损试样。 4.3.1 圆环形试样:形状及尺寸如图1所示。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一07一21批准 1991一07一01实施 GB 12444.1一90 图 l 4.3.2 蝶形试样:形状及尺寸如图2所示。 图2 注:①经双方协议,允许采用其他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②试样应有加工方向标记。 5试验设备及仪器 5.1试样的转速可根据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如无特殊要求,可采用如下转速: 下试样轴转速:(400士10)r/min;(200士10)r/mino 上试样轴转速:360r/min;180r/min GB ]2444.1一 90 5.2 上试样轴水平往复最大移动距离为士3mm, 5.3对于使用弹簧加力装置的磨损试验机,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应不大于士200;对于杠杆加力装置, 应不大于士10o. 5.4 摩擦力矩的示值相对误差应不大于士20o0 5.5 试验机两试样轴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平行度应不大于0.04/300mm, 5.6 称量试样质量用的分析天平感量应达到0.1mg。使用天平时,首先校验零点,称样三次均回零则 认为已校好。 5.7 测量试样尺寸的仪器误差应不大于士0.002mm, 6 试验方法 6.1试验应在 10^35℃室温范围内进行。对温度有较高要求的试验,应控制在23士5℃之内。 6.2 试验一般应在无振动、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粉尘的环境中进行。 6.3试验应在摩擦状态与实际工作状态相接近的条件下进行。 6.4滚动、滑动复合摩擦磨损试验的上、下试样均采用圆环形试样。 6.5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的上试样可为蝶形试样,下试样为圆环形试样。 6.6 安装上、下试样时,应使试样转动方向与加工的方向一致。 6.7 两试样之间应均匀接触,试验前可对试样进行磨合。建议采用粘度较低的润滑剂,在0.16kN或框 架自重产生的试验力下进行磨合,一般为 10000^-20000r,以达到稳定的试验起始点为宜。 6.8 试验累计转数应根据不同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实际需要确定。 6.9 滑动、滚动复合摩擦磨损试验的试样表面在干摩擦中易于擦伤或粘附,此时应选用较低转速或施 加较小的试验力。 6.10 试样在润滑介质中试验时,如果磨损量较小,应在试样不过热的条件下施加较大的试验力。 6.11试验前后均应使用适当的清洗液清洗试样,并应保证前后两次操作方法相同。建议先用三氯乙 烷,然后再用甲醇清洗。操作应在通风或保护条件下进行。 6.12 应对清洗后的试样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一般为601C,保温2h左右。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留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