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教学从教科书到课堂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一对品德与社会实践的几个反思儿童的社会生活究竟指的是什么知识的位置究竟是什么教科书的构建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哪里抓起儿童的社会生活究竟指的是什么儿童的社会生活范畴有多大儿童的社会经验价值有几何儿童的社会与经验是否就是课程基础儿童的知识与道德发挥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途径小学教育中是否只要感性不要理性知识的位置究竟是什么我为什么支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采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为

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教学 ____从教科书到课堂 首都师范大学 赵亚夫 2006.5.30 一、对品德与社会实践的几个反思 儿童的社会生活究竟指的是什么? 知识的位置究竟是什么? 教科书的构建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 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哪里抓起? 1、儿童的社会生活究竟指的是什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畴有多大 儿童的社会经验价值有几何 儿童的社会与经验是否就是课程基础 儿童的知识与道德发挥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途径 小学教育中是否只要感性不要理性 2、知识的位置究竟是什么 我为什么支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采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为什么强调小学阶段也要渗透一定的学科知识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为什么要以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为基础 3、教科书的构建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 教科书的结构应该体现教学的整体性 教科书的内容整合应该考虑学习经验的系统性 现行教科书的几个突出缺点 编写方面的盲目性 内容方面的随意性 技术方面的装饰性 4、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哪里抓起 内容与形式哪个更反映教学的本质 从“主体者和主导者”到“双主体”究竟有何区别 儿童的愉快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究竟是个什么关系 二、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40分钟能够做什么 廉价的夸奖有什么意义 形式与内容哪个更重要 教师究竟怎样实现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谁决定课堂的质量 1、40分钟能够做什么 从教学目标看 从教学内容看 从教学方式看 从课程资源看 要向40分钟要效益 案例点评 2、廉价的夸奖有什么意义 不实际的教育理念 荒唐的教育理论 无压力和无理的压力一样的糟糕 真正的人才不是表扬出来的 学生必须懂得刻苦学习的道理 评价的庸俗化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点评 3、形式与内容哪个更重要 内容决定形式 教学不能泛化 教学不能虚化 教学不能稚化 案例点评 4、教师究竟怎样实现课程的开发 者、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教师不作为课程的第一开发者(教师研发的是什么) 教师不是理论意义上的课程研究者(作为教科书与教学的生成者) 教师的基本角色:课程的实施者 教师的基本功:社会活动的实践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 5、谁决定课堂的质量 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 作为教学指导者的教师 作为教学参与者的教师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决定课堂的质量 三、对教学设计的四点说明 宽阔的视野——多角度设计问题 有效的目标——明确的主题 真实的内容——拒绝虚假做作 实用的方法——方法为目的服务 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性源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而非对方法的运用、对过程的追求和对道德的认知。我们的生活阅历和学识只能做到:让我们的学生知道无论是德性还是知性,都不是决定可靠的,真理是建立在信仰上的追求。 本讲座终 * * *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