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重点总结 2014级 刘丹丹 第四章 1.细胞质膜曾称细胞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细胞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质膜统称为生物膜。(P54) 2.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P55) ①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结构骨架;②蛋白质以不同的反方式与膜结合;③膜具有流动性;④膜具有不对称性 3.影响膜脂的流动性的因素:(P62) ①脂肪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②温度对膜脂的运动有明显的影响; ③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双重调节作用 4.双重调节作用:(P62) ①有效地阻止磷脂分子谈碳氢键的聚集,从而降低膜的流动性;②可以防止因温度的突然降低所导致的膜流动性突然降低 第五章 载体蛋白介导物质跨膜运输的机制:(P69) ①具有与被运输物质的的结合位点;②当与被运输物质结合后发生构象变化;③通过构象变化再完成跨膜运输 通道蛋白介导物质跨膜运输的机制:(P69) ①通过构象变化完成跨膜运输;②使其构象变化的物质不是它要运输的物质而是第三者(主要是离子) 电压门通道(P70):存在于膜上的感受膜变化,发生构象改变,通道开启完成跨膜运输就叫电压门通道 简单扩散(P70):小分子物质以热自由运动的方式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直接通过脂双层进出细胞,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无需膜转运蛋白的协助,称为简单扩散。 被动运输(协助扩散)(P71):是指溶质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的跨膜运输方式,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水孔通道(P71):存在于某些执行特殊功能的细胞膜上,由水孔蛋白构成的运输水分子的通道。 水孔蛋白(P72):存在于膜上的构成水孔通道的蛋白质。 主动运输(P73):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该过程需要能量。 协同运输(P73):在载体蛋白的帮助下,一种物质的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依赖于第二种物质通过主动运输形成离子梯度后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运输方式,是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Na﹢-K﹢泵(74-75) Na﹢-K﹢泵的生理功能(75): ①胞外Na﹢浓度比胞内高10-20倍,K﹢浓度比胞内低10-20倍;②神经冲动的传播;③维持动物细胞内外渗透平衡; 14.LDL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P81): ①LDL通过ApoB100与质膜中的受体结合后,细胞表面形成有被小窝; ②小窝内出芽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③有被小泡去被形成无被小泡并与胞内体融合 ④内体调整pH值至酸性,使LDL与受体脱离,受体被分拣出来,被载体小泡运回到质膜,通过膜融合,受体回到质膜再利用 ⑤含LDL的内体与溶酶体融合,LDL被溶酶体消化,蛋白质降解成aa,但固醇脂被水解,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进入细胞代谢利用 胞吐作用(P83) 1)组成型的外吐途径:指新合成的分子在高尔基复合体装入转运小泡,随即很快被带到质膜,并持续不断的被细胞分泌出去的运输方式。 ①所有真核细胞 ②连续分泌过程 ③用于质膜更新(膜脂、膜蛋白、胞外基质组分、营养或信号分子) ④去限定途径(default pathway):除某些有特殊标志的駐留蛋白和调节型分泌泡外,其余蛋白的转运途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泡→细胞表面 2)调节型胞吐途径:指细胞内大分子合成后被储储存在特殊的小泡如分泌颗粒,只有当细胞接受外界信号物质的作用时,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化改变,如Ca2+浓度一过性升高等,分泌颗粒才与质膜融合,发生外吐的运输方式。 ①特化的分泌细胞 ②储存——刺激——释放 ③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粘液或消化酶)具有共同的分选机制,分选信号存在于蛋白本身,分选主要由高尔基体TGN上的受体类蛋白来决定。 ④如:脑垂体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 第六章 16.线粒体结构(P89) 细胞的能量转换四个途径(P90): 1)糖酵解(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2ATP+2NADH 2)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线粒体基质):------乙酰辅酶A+NADH+CO? 3)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基质):------2CO?+GTP+3NADH+FADH? 4)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P91):由高能底物水解放能,直接将高能磷酸键从底物转移到ADP上,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呼吸链(P92):线粒体内由一系列能够可逆的接收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传递电子的酶体系,它们在内膜上有序的排列成相互关联的链状,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参与电子传递

文档评论(0)

135****7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