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第一单元习作指导
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介绍家乡的风俗。我们可以写节日习俗,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泼水节等;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蒙古袍、尕巴等)、饮食(手抓羊肉、重庆火锅、北京烤鸭等)、民居(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等);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刺绣、泥塑、木雕、剪纸等)。这些都是习作的材料,选一个最感兴趣的写下来。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即可。如《家乡的春节》《家乡的大秧歌》。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
(一)确定内容,合理布局。如果我们要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己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二)按照顺序,条理清楚。我们在写家乡的风俗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不能东拉西扯,语无伦次。如果是写家乡的一种风俗,就逐层介绍民俗的特点,先写民族的主要特点,再写次要特点。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就以事情的发展的顺序来记叙。另外,写的时候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楚。
(三)巧用修辞,写出特色。为了增强自己所写的民俗的“吸引力”,写作时可以采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还可以引用俗语和使用一些民族特有的名称等。
(四)认真修改,完善习作。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写的“风俗”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家乡的端午节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草……”每当唱起这首儿时的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了。①
每年端午节来临前,我就会挎上篮子和姐姐一起去上山采艾草。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能镇邪避灾。问一问那清新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我们每年都争着到山上来,采下一蓝的艾草,也采下了一蓝的快乐。妈妈会用艾草、石榴叶、栀子花等合成的“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鸭蛋,据说小孩吃了这样的鸭蛋还不咳嗽呢。而我总是拿着心灵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线编的袋子装满鸭蛋,到处炫耀。吃过午饭,妈妈又会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给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我整个夏天都没长痱子呢……②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除了会吃上香喷喷的鸭蛋,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③那粽子真是太好吃了。每到端午节,妈妈和阿姨都会买好多粽叶,用水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蜜枣、红豆、红枣等。然后在妈妈和阿姨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子便馋猫般地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那一刻的到来……④
长大了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原来还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⑤
我们村里没有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上,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整装待发;船上彩旗鲜艳随风飘扬,选手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你追我赶,队员们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⑥
端午节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
①作者由儿歌引出端午节,生动有趣。
②介绍端午节的风俗——插艾叶、用“五味草”煮鸭蛋、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洗澡。
③巧妙过渡,引出下文。
④介绍端午节的另一风俗——吃粽子。
⑤描写屈原的故事,增加文章的内涵。
⑥作者对赛龙舟的描写真精彩,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这篇习作围绕端午节具体地叙述了“采艾叶”“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语言富有童趣,描写细致、具体,颇有层次感,尤其是对赛龙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热闹非凡分场面,读后让人真想去现场看一看。
好词
长袍短褂 刀耕火种 刀山火海 歃血会盟 能歌善舞 热情好客 穿金戴银 鼓乐齐鸣 爆竹声声 神采飞扬 万众欢腾 欢呼雀跃 热情洋溢 锣鼓喧天 喜上眉梢 眉开眼笑 盛况空前 穿花拂柳 流光溢彩 开怀畅饮 纵情欢唱 喜形于色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培优练习课件(全套).ppt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3套).doc
- 部编版小学语文多音字汇编.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学生预习单(全册).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标准化习作(作文)教案.doc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全册).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冲关测评试题附答案(全册).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总结(全册).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梳理总结(全册).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文阅读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套).doc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全套).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课外阅读专项试题及答案.doc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生预习作业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