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变革 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宋变革;1、(2016新课标全国卷1)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2016新课标全国卷2)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3、(2016新课标全国卷1)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4、(2016新课标全国卷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5、(2016新课标全国卷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6、(2013·新课标全国卷1)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严复:“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黄仁宇:“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钱穆:“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莫不有变。”“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中国社会史》:“11~13世纪,(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不仅是程度上的变化(如人口增加,生产普遍发展,对内、对外贸易增长等),而且是性质改变。政治风尚、社会、阶级关系、经济形式均与唐朝这个中世纪式的贵族帝国迥然不同,其基本特点已是近代中国的特点。”;1、士族与庶族的发展演变 ;2、士人政府的重建与文官政治的完善 ;3、中央官制的演变 ;4、地方区划及地方官制的演变;1、农业方面 ;宋朝;2、工商业方面 ;3、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的完成 ;三、宋代巅峰状态的科学成就 ;四、文化新变化及儒家主流思想的变迁 ;阶段特征总结;关于唐宋变革论: ;对唐宋变革论的评价;【结语】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到了崖山一役之后终于被打破了。 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解读:西方世界继意大利之后,自治城市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自由。王安石变法的均输法,国家垄断了重要资源的生产和销售;市易法由国家垄断了城市的商品零售。这些措施都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官制,损害了民营商业的自由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西方开始建立独立的大学体制,自由的大学催生了自由思想。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改革中,把他主持撰注的《三经新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固然是出于传播革新思想,但利用政治权力统一思想,禁锢了思想自由。 可见,11—12世纪,东西方文明的大分流时期,“世界时间”的钟摆从东向西摆动的原因是中国在社会制度的创新上开始落后了。 ;;;3、(2013·新课标全国卷2)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 D.自耕小农衰退 ;7、(2014·新课标全国卷1)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