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制冷系统设计书.docVIP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制冷系统设计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制冷系统设计书 工程概况 本系统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建筑物位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仙林校区,具有纸质文献藏、借、阅功能、数字资源网上服务功能参考咨询功能、读者学术交流功能等。馆内空调分区域供应按中心图书馆的功能设计,空调供应分为三个区域:办公区、阅览区和公共还书区。应按需供应空调,尽量减少能源浪费。地理位置:东经118。46ˊ,北纬32。03。图书馆共三层,建筑面积7728.9m2,一层为图书阅览室阅览、档案、还书大厅;二层为图书阅览室;三层为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馆内基本是采用封闭设计,且日人均流量大,所以馆内必须达到舒适的空调标准,否则很容易引起空调病.如;头痛、恶心、胸闷、心神不宁、工作和学习效率低下等症状。室内舒适空例标准由四个参数来衡量:温度、湿度、空气品质及标准通风(换气)。 设计参数及参照标准 负荷计算 1、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 Q=1000 n1n2NCLQ 式中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取40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设在顶棚内时,可取n1=1.0; n2——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则视顶棚内通风情况,n2=0.6~0.8,取0.7。 电子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电脑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Qs=1000n1n2n3N 式中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电脑取300w) n1—利用系数(安装系数),指电动机最大实消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8 n2—负荷系数,对计算机可取1.0,对其他仪表可取0.5-0.9. n3—同时使用系数,指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根据工艺过程的设备使用情况而定,一般取0.65 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散热量与性别、年龄、衣着、活动量及所处热、湿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人体散热同样由显热和潜热组成,其中显热又分为对流和辐射两部分。在静坐状态下,三部分热量的大体比例为:对流热占20%,潜热占40%,辐射热占40%,形成冷负荷的情况与前面所述相同,在实际计算中,并不将对流热和辐射热从显热中区分开,而是利用冷负荷系数整体地反映人体显热散热转化为瞬时冷负荷的比例。 由于不同场所各自的活动群体,男女比例及儿童数量各有差异,而成年女子和儿童的散热量低于成年男子。为了实际计算方便,可以以成年男子为基础,乘以考虑了各类人员组成比例的系数,称群集系数,《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23给出了一些场所的群体系数,图书馆阅览室为0.96.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Qc(τ)=qsnφCLQ 其中:qs—不同室温和不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58W),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22 n—室内全部人数,取20人; φ—群体系数,取0.96 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24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Qc(τ)=qinφ 式中:qi—不同室温和不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50W),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22 3、图书馆屋顶冷负荷计算 计算公式:Qcl=KF(tlτ-tn) 式中:Qcl—维护结构τ时刻的冷负荷(W) K—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2;取1.07 F :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根据实际测量得到; tlτ:逐时冷负荷温度(℃)根据《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4得到;tn:取25℃ 4、图书馆玻璃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玻璃的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Qcl=KF(tlτ-tn) 式中:Qcl—维护结构τ时刻的冷负荷(W) K—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7;取3.01(要乘修正值) F :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根据实际测量得到;tlτ:逐时冷负荷温度(℃)根据附录1-9得到;tn:取25℃ 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Qc(τ)=CaAwCsCiDjmaxCLQ 式中: Qcl—维护结构τ时刻的冷负荷(W),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Ca: 窗玻璃有效面积系数,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18取0.75; Aw:窗口面积,测量所得; 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12取0.86; Ci:窗内遮阳系数,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13取0.65; Djmax:日射得热,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11; CLQ:窗玻璃冷负荷系数,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附录1-17 5、外墙冷负荷 计算公式 Qcl=KF(tlτ-tn): 式中:Q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