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工作面开采设计方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区工作面开采设计方案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一、矿区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 (一)矿井所在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习水县新晟煤矿位于习水县城南东154°方向,直距约5.4公里,行政区划隶属习水县东皇镇所辖。矿区范围地理座标:东经106°13′28″-106°14′32″,北纬28°16′21″-28°17′12″。矿山公路与S302国道公路相接,矿区至县城18公里,距习水火电厂8公里,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区内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大娄山脉的北西。地貌属侵蚀、岩溶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势总体北西部高南东部低。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内南部的坝岩上山顶,海拔1612.1米;最低点位于区内北西部菜籽湾附近的冲沟中,海拔1350米;相对高差262.1米。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1350米。地层岩性以碎屑岩为主。自然植被以低矮次生灌丛草坡为主,乔木较少,冲沟较开阔,水土流失严重。 (三)水系河流 矿区处于长江流域的赤水河水系,区内无大的河流。矿区以中部的山脊为分水岭,分水岭两侧冲沟发育,多呈树技状分布,冲沟水流量受季节降雨影响变化较大,雨季常发生山洪,枯季流量小至干涸,动态变化显著。 (四)气象 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约13.1℃,7-8月平均温度21—22℃,日最高气温约33-35℃,1月气温最低,月均约6.1℃,日最低气温零下1-6℃左右。由于高差较大,地势低洼的谷地气温较高,高山上则偏寒冷,二者温差可达3-5℃左右。年均降雨量1137.8mm,5-9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且多有大暴雨,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冬春季一般干旱少雨,冬季常有降雪,高山多有凌冻。 二、井田境界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月颁发的习水县东皇镇新晟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930087),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坐标圈定(拐点坐标见表2-1-1),面积1.1382km2,开采深度由1490m至1227m。矿区走向长平均约为1.9km,倾斜宽约为0.6km。无矿权纠纷。拐点坐标见下表。 矿界拐点坐标表 矿山名称 拐点编号 X坐标 Y坐标 新晟煤矿 1 31293202 31296103 31296504 31299005 31309006 31306507 31304408 31303609 313004010 313000011 3129500面积 1.1382km2 开采深度 由1490m至1227m标高 三、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 (一)地质构造及特征 1 地层 矿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自老而新为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下三叠统夜郎组及第四系。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中二叠统茅口组(P2m) 出露于矿区南部地区。岩性为浅灰、灰色厚层至块状粉晶灰岩、含生物屑灰岩,产腕足类、蜓类生物化石。出露不全,未见底,厚度大于100米。 (2)上二叠统龙潭组(P3l) 为矿区含煤层位,出露于矿区南部地区,上部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灰色中~厚层粉砂岩、含钙质细粒岩屑砂岩夹含砾砂岩及煤层(线);中部为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砂岩、粘土质粉砂岩夹煤层(线);下部为灰、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灰岩、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含炭质粘土岩。与下伏茅口组呈整合接触,总厚度65~90m,平均75m,共含煤18~26层,其中可采煤层为5层。 (3)上二叠统长兴组(P3c) 呈条带状分布于区内中部地势陡峻的斜坡地带。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灰、灰绿色薄~中厚层砂岩夹粘土岩。厚约55m。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 (4)下三叠系统夜郎组(T1y) 出露于矿区西部及北西部,按岩性可划分为三段: 下三叠系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岩性主要为灰黄、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钙质粘土岩、泥灰岩,厚20米左右; 下三叠系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岩性主要为灰色中至厚层状泥质灰岩、泥质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厚130米左右; 下三叠系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岩性主要为紫红、灰紫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泥岩、泥灰岩,上部夹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厚度大于200米; (5)第四系(Q) 分布于区内相对平缓坡地上与沟谷中。主要有坡积、残积碎石土及粘土,碎石主要为粉砂岩,次为砂岩、粘土岩及零星灰岩碎块。厚0~10m不等,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于下伏地层之上。 2 、煤系地层及含煤性 (1)煤系地层 矿区内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出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