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习作二:《写读后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重点:
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难点:
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1、请认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想一想自己在阅读这三个例子时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感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感想?
例如我在读《 》时,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读其他文章时,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可以从人物、主题、感情等多个方面来写一写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想一想,并把感受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3、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文章中或者书中的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些情节或细节会让你受到触动;精彩的语句会让你过目不忘。把这些具体的感想或者得到的启示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要求:明白读后感的定义。
二、明确习作的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二部分。思考:读后感可以写哪些内容?一般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内容要写的详细些,哪些内容可以相对简略?
要求:认真阅读课本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标画相关语句。
习作要求:
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简单介绍)
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
(3)写出自己的感想是本次习作的主体,应该重点写。
2、怎样才能把感想写具体呢?课本还给我们明确了具体要求:
(1)感想要真实、具体。
(2)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三、写读后感如何拟题目:
认真阅读课本第三部分:了解读后感拟题目的两种方法:
①直接命题:“读《×××》有感”或“《×××》读后感”
②题目可以是“正标题+副标题”,其中“正标题”是习作中心意思的提炼,“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补充说明。如:
坚持的力量
-------读《铁杵成针》有感
四、从例文中学习方法。
1、认真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狼牙山上,五壮士那惊天动地的喊声好像还在耳畔,五壮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战士顺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为了保证人群众和连队主力的绝对安全,他们放弃了生的道路,毅然走上“绝路”,把敌人引上悬崖。他们在子弹用尽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敌人战斗,最后英勇跳崖。他们那种不怕牺牲、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想想自己平时的表现,再看看那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壮士,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平时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遇到刮风下雨就不想去上学。与狼牙山五壮士相比,我的意志是多么薄弱啊!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翁,我们更应该磨炼自己的意志,陶冶自己的情操,把保卫祖国、振兴中华作为自己最光荣的职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从雏鸟变成雄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全力以赴,奉献自己的一切……
(1)这是一篇( )。
A.记叙文?B.散文?C.读后感?D.说明文
(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的句子在起什么作用?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 )
A.承上的作用 总结句
B.启下的作用 总起句
C.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句
D.统领全文的作用 总起句
(4)这篇文章详写了( )
A.文章的主要内容。 ???B.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5)作者将自己的哪些方面与文中的人物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狼牙山五壮士》的深切感受是什么?从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