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德州市19-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模块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
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 。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 的根本,“道”就
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
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
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
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
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 ,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
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
辽远境 ,是一种精神之 “远”。王维被称为 “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
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
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
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
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
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
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
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 “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他说自己
“大鹏一日同风起,挎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
放,就是大鹏扶 摇高举的境 。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
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
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
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
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
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 。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
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
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
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
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 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
然。
B. 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C. 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 ,这三重境 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 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 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 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D.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考地理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作业专项练习含答案.pdf
- 人教版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专项练习含答案.pdf
- 人教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必修1各单元检测卷(共五套,附解析).pdf
- 人教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必修5各单元检测卷(共五套,附解析).pdf
- 人教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选修8各单元检测卷(共五套,附解析).pdf
-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检测试卷: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十一.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四.pdf
- 人教版九年级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词汇语法测试(后附详解).pdf
-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含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