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富平县2020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元前1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的文明,将其他
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朝的动力,扩大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
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 。同时,中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
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
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合合,终于淡出历史。
先从地理形势讨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黄土平原、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虽有山地,却非天险南方
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偶有山岭,不成障碍。南北之间彼此密接,只有四川盆地等地自成格局 江黄河两
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
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合为一。
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埃及在尼罗河谷
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硕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
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
个可大可久的核心。
中东地区各地方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造字原则完
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肇瑞,于商周时代一
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
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系统,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从思想方式而言,两河流域的文献,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淡水与苦水、山雨与干风,皆难以调和。
埃及古代的宇宙观,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法老是主宰,地方神祇各有职司。新王国时代,埃及向外
扩张,接触异地文化,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自圆其说。
中国古代文化则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观念阴阳、动静都对立而互补。 《周易》以相对二元彼此调和作为
事物的本质,这套观念迥异于中东两大文明。也许因周人秉持此想法,故其主宰北方时,能吸纳旧商人族
群,并与各地土著共存,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春秋时孔子提出“仁,将人性与宇宙的道,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此即雅斯贝尔斯
所谓“文化大突破”。而亚述与埃及于轴心时代却未有足够的大突破。中国的情形,综合言之,广大地区
的古代族群,在接触的过程中,有同一文字为载具,观念包容调和,遂能合为一系,源远流 大突破后,
人间的关怀,二元的动态及互补,成为中国文化系统主要的思想特点。
(摘编自许云 《万古江河•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东两大古文明土地贫瘠,资源稀少,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
B. 中东地区的两大古文明,其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这迥异于中国。
C. 当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业已形成,文化大突破便应运而生。
D. 融合与分割,是中国古文明与中东两大古文明在文化发展上显著的差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论证具有宏观的视野,经由比较推出事物特点,方法得当,结论可信。
B. 文章选材考究,以两河、埃及古文明对比中国古文明,形成严谨的三元框架。
C. 文章的论据服务于论点,如周易周人佐证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包容调和。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东两大独特文明,是因地理、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其文化整合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与可能。
B.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与文中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些特征或表现相
通。
C. 据文章所述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倡导和谐的“和”文化或许具有更深远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D. 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在结尾终于交代了其具体内容,使得文章首尾呼应、内容完整。
【答案】1.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WAT模拟试卷(二).pdf
-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WAT模拟试卷(三).pdf
-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考语文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pdf
-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二)数学(理)试卷含解析.pdf
-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高考理科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pdf
-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英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pdf
- 山东省郓城县2019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含答案(2套).pdf
- 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pdf
- 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pdf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0届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套).pdf
- 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pdf
- 陕西省西安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pdf
- 陕西省西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pdf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8-2019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五校联考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12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 陕西省咸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