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联考高考语文二模试卷.pdf

河南省名校联考高考语文二模试卷.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在凡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治理了笨管不驯的千 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 ② 冷天新时期勇猛精进的图景, 人怦然心动。国人曾经卷率荏敏40年的“下一 个世纪中叶目标”,终于在2017年秋天正式由“基本实现现代化”变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 ③ 凌晨,恐怖分子发起了新一轮的袭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响起了穿玄卷百 般的爆炸声,到处是浓烟滚滚,火光映天。 ④ 近代以来,无数艰若早第的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 勇不屈的抗争,不仅改变了人民的命运,也 国人重拾伟大复兴的民族自信。 ⑤ 日前,部分网络文章词不达意、不潭义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 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加以监管。 ⑥ 针对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的问题,华春莹说,我们希望美 方认真严肃地对待中方的立场,理性慎重决策,不要哲了茗豚丢了酉瓜,既损人更 害己。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B. 《七品芝麻官》之所以能风靡全国,除了牛得草先生高超的艺术表演水准有关 夕 卜,也和 “芝麻官”本身的廉政形象有关。 C. 我们的目标是,到建校一百周年时,把我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的“双一流”高校而努力奋斗。 D.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开发人民 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 下面这段文字是一名学生写给老师的留言条的正文部分,请指出划横线的地方表达 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昨天到府上①拜访,不巧您因事外出,未能谋面,特馈赠②拙作③一本,不当之处, 欲请为雅正④!在此深致谢意! A.① B.② C.③ D.④ 二、 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指出如今的太学生们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走之劳矣”,这与作者当年 “”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 深长。 (2) 关心时政,忧国忧民,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杜甫在《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中深刻地体现此主题的诗句是, ”,而屈原的《离骚》 中, ”更是这一主题的真情流露。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气诗人例作水曹郎气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气 【注释】①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②水曹郎: 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 ③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 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 “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 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B. 三四两句宕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