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小组概况:小组名称山西六建王险峰QC小组小组类型创新型成立时间2006年5月15日小组登记时间2006年6月1日注册号KT0603小组人数14人课题名称钢管拱混凝土的研制课题注册号KT0703课题登记日期2007年9月17日课题活动时间2007年9月17日至2008年3月6日二、工程概况: 临汾市鼓楼西汾河大桥东起鼓楼西路西段,西至河西起步区东端,跨滨河东路,跨汾河,全长1220米,宽41米,主桥结构采用钢管拱吊索技术,30 m(边跨)+80 m(从跨)+105 m(主跨)+80 m(从跨)+30 m(边跨)的五跨中承式钢管拱。 三、选题理由:1)项目部的委托:由于我小组多年坚持围绕混凝土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混凝土方面的研究成果,解决了许多困扰工程的技术质量难题,大桥项目指挥部经过多方调查比较,最终委托我小组承担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研制工作,小组立即开始了紧张的研制工作。2)技术质量的要求:钢管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钢管对管内混凝土的“箍套”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使得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大为提高。钢管拱是大桥最主要的受力部位,所以管内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拱的受力状况,因此钢管混凝土质量问题是该工程的核心问题。3)目前我国桥梁建设方兴未艾,许多新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边应用和边发展,钢管拱混凝土是一项新技术,无论工程实践和相关理论都不完善,相关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进行技术研究和探索的意义重大。4)系统掌握钢管拱混凝土技术是企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要求。四、设定目标:分析过程新拌混凝土性能要求估计施工日期大约在11月下旬必须考虑防冻性能灌注完成时间,不得超过第一盘入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如果发生骨料下沉,将会是混凝土泵送顶升困难甚至发生堵管等质量事故。而且良好的和易性必须在钢管拱的顶升过程中保持自始至终。硬化后混凝土的要求不能出现断缝、空洞混凝土的密实性一定要保证,由于钢管拱内无法进行振捣,所以混凝土要求自密实。不能与管壁分离、脱粘,具有微膨胀混凝土与钢管拱壁应该结合良好,但“膨胀”意义不大,混凝土的膨胀率在0.02%~0.03%之间,而一级钢的延伸率在25%,两者相差约两个数量级!因此不考虑加入膨胀剂,只考虑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减少收缩的问题。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C50必须达到强度要求。“研制出新拌混凝土性能出色——防冻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强度达到C50的高性能混凝土”。1、QC小组多年来围绕混凝土技术开展创新研究,有一定积累。实现目标有保证2、拥有较为完善和先进的试验设备,有资金支持。3、我六建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大家积极性高涨。五、目标可行性分析:六、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一)混凝土浇筑方案: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了混凝土浇筑方案,经过整理形成三套方案:1、顶升法2、灌注法3、自落法方案的比较序号优点不足1顶升法施工速度快,对混凝土产生顶升压力可以使其进一步密实混凝土要在顶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不发生“骨料沉积”现象否则会产生堵管,目前只能根据经验判断,没有一个检测方法。2灌注法模仿灌注桩施工工艺,保质浇筑的整体性。导管不宜布置和操作,接近拱顶是导管几乎呈水平,无法控制灌注面。3自落法利用混凝土自流平、自密实的特性,操作简单。混凝土流淌速度慢,线路长,不易保证其密实性。序号评分1234567891011121314合计1#技术可行性5555545455545567256经济合理性4454554455544462效果2455445543554560耗时44555545555555672#技术可行性2223322332232435196经济合理性4454544445454561效果2222232322222230耗时55555555555555703#技术可行性3342233233443241129经济合理性1112211221112220效果4444453354333352耗时1111111121211116备注:打分1~5分,分别表示很差、差、中、好、很好五个评价等级。我们结合有关专家和小组成员打分的结果,选择了1#方案——顶升法,经过征求监理部、项目部和指挥部的意见,大家都认为“顶升法”容易保证施工质量,而且比较易于操作。但是如何保证: 混凝土要在顶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二)混凝土要在顶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动性:针对“混凝土要在顶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进行分析:钢管拱几何尺寸为:80 m(从跨)+105 m(主跨)+80 m(从跨),中承式钢管拱,拱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钢管直径800 mm。混凝土方量较大:从跨40m3、 主跨53 m3。现场泵送顶升60 m3混凝土需要60分钟时间(2台60泵对称泵送),这要求新拌混凝土在90分钟(考虑运输等不
文档评论(0)